小焕岭村山多地少,地势陡峻,水源条件差,但是勤劳的老区人民,却把这片红色热土打造成旅游线上一颗明珠。该村以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旧址开发为契机,通过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以点带面,统筹规划,用好红色资源,探索发展红色休闲旅游业。内外兼修引蝶变,革命老区乡村换新颜。在小焕岭村,村民们因地制宜,自己动手...
小焕岭,地处大洪山南麓龙凤寨余脉,位于新市镇西北边陲25公里,曾是中共豫鄂边区党委会和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所在地。现辟为“红色革命旧址”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应京山县政协文史资料征集要求,我和镇有关同志一行三人驱车前往踏访。在村干部的引导下,车子顺绿林路七弯八拐并...
小焕岭村山高林密,地势险要,怪石嶙峋,天然溶洞多(如藏军洞、岩屋洞、狗眼洞、蜘蛛洞等),尤其是小焕岭为途经绿林的山冲古道,历来是兵家要塞。1940年冬,豫鄂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从八字门转移至小焕岭一带,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和新四军五师司令部驻吴家塆(小焕岭一组),边区行政公署驻小泉冲(小焕岭...
小焕岭位于京山县新市镇小焕岭村。1940年10月,日军对八字门一带进行了一场空前的大扫荡,边区首脑机关转移至京山小焕岭,小焕岭成为边区新的指挥基地。豫鄂边区党委驻小焕岭吴家湾,边区军政联合办事处及后来的边区行政公署、医院、先后驻小焕岭一带的向家湾和罗家窝子,边区保安司令部先后驻小焕岭张家坡、...
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旧址位于湖北省京山市新市街道小焕岭村一组吴湾,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抗日战争时期边区的抗日指挥中心,有边区“小延安”之称,豫鄂边区委员会和新四军五师驻扎在这里时,改小焕岭为小花岭,寓意抗战之花漫山遍岭。2021年3月,被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为湖北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旧址分...
在《豫鄂烽火燎原大小焕岭》一书中,作者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和生动的情节描述,将史实材料和人物传记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证明过程。这个过程中,通过充分描写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向读者展示豫鄂地边区的革命革命历史,进一步增强了论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豫鄂烽火燎原大小焕岭》一书从书目取材上具备了...
2月8日,新市街道小焕岭村村“两委”召开户主会。 据了解,新市街道小焕岭村吴家湾由于地势比较高,水源条件比较差,农户居住分散,自来水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虽然村里也一直都在投入资金进行维修,但各种问题还是层出不穷。 此次会议讨论出了一套大家都认可的具体方案:村出资重新购买器材,重新找水源,打井,做蓄水池,重...
80年前,京山城北新市镇的小焕岭村,曾是豫鄂边区抗战指挥中心,被誉为边区“小延安”。走老区,学党史,话变迁。今天我们走进小焕岭村,踏寻红色足迹,看革命老区新变迁。 在小焕岭村吴家湾,有两栋晚清时期的民房保存完好,这里就是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旧址,李先念、陈少敏等老一辈革命者曾在小焕岭指挥边区的抗日游击战,开展...
山里人家过年:京山革命老区小焕岭的正月初三 小焕岭的天黑得早,五点半之后就看不到太阳了,但在平坝上升起无人机,垂直上升到六百米的高空,我们在屏幕上看到了漫天霞光和金色落日,也看到了丛山峻岭、层峦叠嶂,因此,小焕岭村可以算得上是群山环抱、大山深处吧。小焕岭村有多个自然分布的居住群落,今天正月初三,我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