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温经汤,中医:小温经汤的功效与作用,小温经汤介绍及知识点,中医大辞典。①《医学入门》卷七方。当归、芍药、川芎、官桂、牡丹皮、莪术各五分,人参、甘草、牛膝各一钱,水煎服。治血海虚寒,或为风邪所袭,月水不利
温经汤是传统妇科名方,其药物组成可以看作是桂枝汤的加味方。方中当归、川芎、芍药补血活血,是传统调经的主要药物,阿胶能止血、补血,常用于月经过多、贫血等。牡丹皮具活血化瘀、清热的作用,桂枝、吴茱英则能温经止痛,故本方能养血滋阴、活血化瘀、温经止痛。本...
一、组成成分 大温经汤: 主要成分包括吴茱萸、当归、川芎、芍药、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等。 此方剂药物组成较为丰富,旨在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小温经汤: 主要由川芎、当归、芍药、桂枝、生姜等组成。 相较于大温经汤,小温经汤的药物组成较为精简,重点在于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金匮要略》温经汤是大温经汤,治疗虚寒型月经后期。《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是小温经汤,治疗实寒型月经后期。两方共同的药味是当归、川芎、芍药、人参、丹皮、桂枝,甘草。《金匮要略》温经汤被称为调经祖方。反馈 收藏 ...
处方一(饮片):小建中汤。桂枝10g,肉桂5g,赤芍、白芍各20g,生甘草5g,干姜5g,红枣30g,生麦芽30g,麦芽糖50g。10剂,煎30袋,每日服2次。 处方二(中药颗粒剂):温经汤,1天1次,每次5g,15剂。 早晨、中午服小建中汤,晚上服温经汤。 8月17日四诊:继续好转,其面色明显变好,药后大便两天1次、不困难,食欲变...
但依然还是有些很大的区别,首先它们的组成成分是不同的,小温经汤是用当归和附子等组成,大温经汤组成的中药比较多,就像人参,熟地,甘草和白芍等。用法不同,小温经汤是空心去温服的,每次服用三钱,大温经汤是加入生姜去煎服,服用之前先加上味八物汤,然后再去吃这种药物。
小温经汤又称为温经汤是中药方剂,主要的成分是由当归、附子组成,具有的功效是可以调冲任、补虚、治冷痛等,可以很好的治疗女性出现月经不调。特别是体内有寒邪而干扰经脉运行出现血瘀,还有脏器功能受阻等一系列的症状,包括女性出现的口干、五心烦热,以及肚子冷痛、不孕症都是其治疗方向。临床上应用...
治法:温经散寒,祛瘀养血。 处方:【温经汤合小温经汤】。 制何首乌3克,当归10克,桂枝10克,吴茱萸10克,赤芍10克,半夏10克,麦冬9克,川芎10克,党参10克,炙甘草3克,香附10克,阿胶6克(用酒烊化)。 煎服法:每日1剂,水煎服。嘱患者于经前7日开始连服本方7...
温经汤小记 一、概述 温经汤首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原文记载:“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亦主妇人少腹寒,...
4 《医学入门》卷七方之小温经汤 4.1 处方 当归、芍药、川芎、官桂、牡丹皮、莪术各五分,人参、甘草、牛膝各一钱[1]4.2 小温经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1]。4.3 功能主治 主治血海虚寒,或为风邪所袭,月水不利[1]。5 《证治准绳·女科》卷一引《简易方》之小温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