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墓地位于罗布泊地区孔雀河下游河谷南约 60 公里的荒漠之中,东距楼兰故城 175 公里,西南距阿拉干 36 公里 ( 图一 ) 。 20 世纪初 1910-1911 年间由罗布猎人奥尔德克首次发现。 1934 年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 (F . Bergman) 在奥尔德克的引导下,由雅丹布拉克之西沿孔雀河向南支出的一条小河道南行,这条无名小...
小河墓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孔雀河下游河谷南约六十公里的荒漠之中,墓地历史约三千四百~四千年左右,是夏商时期塔里木盆地特色鲜明的青铜时代文化遗存。 [ 小河墓地外观为一座椭圆形的沙丘,总面积约二千五百平方米。整个墓地被中部木墙划分为南北两区,以单人葬为主,男性墓中常见木仗、木柄...
付巧妹设计了70余万个捕获探针,从样本的海量外源微生物中“钓”出开菲尔乳酸菌DNA并重建其基因组,发现小河人群的发酵技术传播到了西藏和东亚其他内陆地区 这些古老奶酪为何能历经千年、留存至今呢?这得益于小河墓地特殊的保存环境。首先,沙漠的干燥空气与盐渍土壤有着天然的防腐作用。其次,这里的船棺密封性极高,...
小河墓地,除贝格曼20世纪30年代进入过一次外,66年中,再未有人进入过这片地区。这里没有居民,没有准确、具体的经纬位置。能不能在最短时间里,选择最近捷的路,走到小河墓地,关系我们探察的成败:冬日严寒,我们的体力、装备、物资,都不允许在这样的沙漠探索中耽误过久,考察路线的任何失误,都有可能引发意想...
直到2002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才正式对小河墓地进行了前期调查和试掘工作。时任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的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亲自带队,他们历经艰辛,终于在罗布荒原中找到了小河墓地的踪迹。伊弟利斯(图中),朱泓(图右)在小河遗址进行考古挖掘工作。当时,伊弟利斯一行在沙漠中徒步前行,面对...
小河墓地之谜 所属栏目:国宝档案 所属频道:CCTV-4中文国际(亚) 年份:2010 简介:介绍新疆罗布泊人奥尔德克带领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发现小河墓地遗址的经过,以及在墓地中发现的高贵而美丽的女性木乃伊的特征。同时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新疆考古所所长王炳华等人两次进入罗布沙漠都未能找...展开全部...
2000年12月末,王炳华在刚刚发现的、周遭不见一点人类活动痕迹的小河五号墓地前 走向小河 2000年12月6日至11日,历时6天,我们新疆考古、文物保护、地理、野生动物保护、旅游资源考察等学科的工作人员与深圳古大唐《西域纪行》摄制组一道,徒步迈向了埋藏着神奇小河墓地的罗布淖尔沙漠,并胜利寻觅到了小河墓地。
小河墓地是部族神圣的祭祀殿堂。在墓葬棺外男根、女阴立木前,通常还立一根高达4、5米的通体涂红胡杨木柱,推测是具有萨满“通天”意味的神柱,柱端挂涂红牛头或羊头,根部插立芦苇、麻黄、骆驼刺等干旱区植被,摆放羊骨、牛粪、草篓等,这些物品既是向神灵献的祭品,同时也表达祈求丰产的寓意。墓地发现7座结构...
2003年,新疆小河墓地出土了一具约4000年前保存相当完整的女干尸,她因混血的美貌征服了考古学家,被称为“小河公主”。考古学家在其身上发现了一些淡黄色块状物,后来被证明是开菲尔奶酪,其来源自开菲尔酸奶,由开菲尔粒在奶中发酵而成。最近,中国科学家开发古DNA技术对这些 “最古老奶酪”进行系统性古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