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九大报告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所谓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十六大报告中,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能力的要求包含在其中。具体就是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
在这里,我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7月1日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深刻启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的伟大成果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一直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最朴素的愿望和憧憬,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中国...
“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审议和通过了江泽民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小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状态。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所要达到阶段性状态的整体描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内涵是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正是以人民安居乐业和实现自我发展为基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是小康社会建设的价值目标和根本出发点。历史实践反复证明,不关心人民、不在乎人民大众的国家建设最终将走向破败,围绕人民、关心人民、为最广大人民群众造福的国家建设最终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能够...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