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冬,小岗村率先实行“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成为“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中国的农村改革由此拉开序幕。“包干到户”之所以能够首先诞生于小岗村,既有党和政府工作重心转向的政策安排,又源于小岗村有着一群勤劳质朴,敢闯敢干的“大包干”带头人。穷“灰”掉的小岗村 1978年前后,安徽凤阳县委办公室电话...
△小岗村“大包干”部分带头人合影 当晚,小岗村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和农具就按人头分到了各家各户,轰轰烈烈的“大包干”由此开启。时任小岗村生产队副队长严宏昌说,对于这次秘密会议的主题,村民们心知肚明,但谁也不敢开口,他最终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严宏昌:我说你们放心,如果我们走出了这条路,我相信党肯定会...
1978年冬,小岗村率先实行“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成为“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中国的农村改革由此拉开序幕。“包干到户”之所以能够首先诞生于小岗村,既有党和政府工作重心转向的政策安排,又源于小岗村有着一群勤劳质朴,敢闯敢干的“大包干”带头人。 穷“灰”掉...
6月22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建党百年 初心之路”全媒体巡展车队来到小岗村,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历程,目睹新时期“小岗人”在美丽休闲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发展乡村旅游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成绩。“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一眼认出照片中的自己。22日下午,在巡展的红色大巴上,今年已73岁高龄的...
1978年冬天,安徽凤阳县的小岗村,那可是个了不起的地方。当时村里的18位农民聚在一起,按了红手印,签了一份协议。这可不是普通的纸头,它直接改变了中国农村的命运。他们搞出个叫大包干的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其余归自己。你别看这话简单,当时那是顶着多大的压力啊!要知道,这...
那份承载着希望与风险的“生死状”,如今静静地躺在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的玻璃橱窗里,它见证了小岗人当年为摆脱贫困的勇气和决心。分田到户,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打破了长期以来僵化的农业生产模式,释放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然而,这枚“红手印”的背后,是农民对温饱的渴望,是对未来生活的期许,更是对传统体制...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主持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指出:“小岗村是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在小岗村大包干等农业生产责任制基础上形成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们党农村政策的重要基石。”从大包干纪念馆到签下契约的18名大包干带头人,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历程。...
[新闻直播间]美方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延缓加征关税·商务部 美单边加征关税的做法性质恶劣 [新闻直播间]商务部 希望美方能够顺应国际贸易发展趋势 [新闻直播间]商务部 中方对单边霸凌举措一定会采取必要措施 [新闻直播间]商务部 一季度消费市场将继续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新闻直播间]独特光影 月球表面现“X”地貌 ...
一、欺上瞒下实施“大包干”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任何改革往往都是从违规开始的。而小岗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小岗村成为了一个标志性的村庄,它代表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开始。上个世纪70年代,小岗村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落,村民们的生活十分艰难。集体经济时代下,村民们面临着种种困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