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守则是国家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1955年2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首次公布《小学生守则》,共20条。1963年5月23日重新制定《小学生守则(草案)》试行,共8条。1979年8月25日,重新颁发《小学生守则(试行草案)》,共10条。1981年8月26日...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依据国家正式颁发的《小学生守则》制定的,是国家对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其目的在于加强对小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和行为训练,以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自尊自爱,注重仪表 1、维护国家荣誉,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
小学生守则 篇4 (一)形象礼仪 1、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扣齐钮扣或拉好 拉链,整理好衣领。 2、按要求佩戴好红领巾:先把红领巾折四 折,置于衣领内,红领巾的三角尖对正脊 骨,打好领结,翻下衣领。夏天天气炎热 时可于左胸前佩戴队徽。 3、每天早晚必须洗脸、刷牙,保持面部干 净。 4、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依据国家正式颁发的《小学生守则》制定的,是国家对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其目的在于加强对小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和行为训练,以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时刻督促孩子对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范...
在明确要求的同时,守则也给出更具操作性的具体行为规范。例如“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就是“勤劳笃行乐奉献”;“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就是“诚实守信有担当”。历史沿革 1981年《小学生守则》发布。1991年《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守则指的是小学生的行为准则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内容如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 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依据国家正式颁发的《小学生守则》制定的,是国家对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其目的在于加强对小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和行为训练,以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时刻督促孩子对照《小学...
小学生守则 1 1.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好学多问肯钻研。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 3.勤劳笃行乐奉献。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