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画家们所喜爱创作的全景式花鸟画到此时已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是适应团扇、屏风、灯片的折枝式花鸟画。正如董其昌在《容台集》里说的:“宋以前人都不作小幅,小幅自南宋以后始盛。”与山水画类似,流传至今的绝大部分宋代花鸟小品画都创作于南宋时期。 宋·李嵩 ...
吴昌硕,作为晚清民国时期杰出的书画家、篆刻家,他不仅在篆刻领域开创了“吴派”新风,其绘画艺术更是将传统文人画的精神与现代审美意识巧妙融合,尤其是他的小品画,以简练的笔触、深邃的意境和浓厚的金石气韵,展现了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底与独特的审美追求。吴昌硕的小品画,顾名思义,虽幅面不大,却蕴含着大千世界的...
花鸟画小品精美40图 在中国画的创作中,一般都有两种类型的作品:一种是精心构思、画面形象较多、结构复杂的宏篇巨制,习惯上称大件作品;另一种是从形象到笔墨非常简练而意趣神情鲜明的即兴之作,一般称为小件小品。中国画中所谓的小品,是相对于大幅的、主题性强的作品而言的。小品画尺幅虽小,但内容简练;着墨不...
小品画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咫尺之间,传达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和审美意趣,艺术表现力丝毫不亚于大幅绘画。它的兴盛,与宋代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背景密切相关,对后世绘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绘画史中,宋代小品画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其以独特的经营位置,精微的笔墨技...
空灵,是简静小品画的核心之美。空灵之美,在于画面中的空白和虚处。画家通过巧妙地运用留白,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空白并非虚无,而是一种含蓄的表达,是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留白。在这片空白中,我们可以想象无限的可能,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广阔和生命的深邃。空白与画面中的实体相互映衬,形成一种虚实...
陈仕彬先生的诗文和书法功底深厚,作品向来是以书入画见长。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讲道:“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强调了笔墨的重要性,书画艺术的同源同法。在陈仕彬先生的系列小品画作中,可见方笔线条的雄俊和圆笔的丰厚、浑穆,枯瘦线条的韧性之...
南宋四大家的山水小品画(一)■学术主持/撰文:刘建轩 北宋覆亡后,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南方重新建立了政权,史称“南宋”。在绘画上南宋一方面延续了北宋的遗风,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被后世推为“南宋四大家”的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正是这股新风气的引领者。伴随着王朝更迭,赵宋南渡,山水画的...
小品画,是相对于大幅的、主题性强的作品而言的。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相对独立的艺术创作形式,小品画在我国起源较早,千余年间深得历代文人雅士的钟爱,展示出自身独有的艺术情趣和形式特征。活跃于当代画坛的著名画家吉瑞森先生,专攻花鸟多年,近几年他精心绘就的小品画系列佳作,带有一种独特的简约之美,显示出水墨发微...
“小品画”一般在一尺或者数尺之内,“咫尺之图,写百千里之景”,在内容上要求简练、概括、小中见大,一叶知秋。小品画取材的范围相当广泛,一石一花,一树一亭,一人一物,一首小诗,一个动作,或者一抹朝霞、一轮秋月引起的情思,均可入画。它表现的题材有小情小景、寻常故事、民俗民风、神话传说、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