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方》·简介 小品方佚名 著 大中小 小品方 东晋·陈延之 公元454-473年 方书名。又名《经方小品》。十二卷。东晋·陈延之撰。约撰于公元454-473年。卷首自序、总目、卷一调治三焦、胸痹、胸胁及心腹胀满冷痛、下痢、咳嗽上气奔豚、水肿诸方;卷二治头面风、喉痛、暴厥、中风、狂妄噤痉、脚弱诸方,卷三...
书名之“经方”源自《汉书·艺文志》,“小品”之义则取自佛家典籍“小品般若”(亦译作《小品经》)。原书久佚,历代无刊本,其逸文多存于中、日古典医著《外台秘要》、《医心方》等书中。1983年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高文柱《小品方辑校》。1984年在日本前田育德会尊经阁文库发现有本书序言及卷1大部分内容...
小品方 陈延之 著 更新时间:2015-12-26 18:25:41 最新章节: 【正版无广】第12章 公版免费书 经史子集 原名《经方小品》,医方著作。陈延之撰。约成书于南北朝宋孝建元年至永徽元年(454—473)。书名之“经方”源自《汉书·艺文志》,“小品”之义则取自佛家典籍“小品般若”(亦译作《小品经》)。原书...
书名之“经方”源自《汉书·艺文志》,“小品”之义则取自佛家典籍“小品般若”(亦译作《小品经》)。原书久佚,历代无刊本,其逸文多存于中、日古典医著《外台秘要》、《医心方》等书中。1983年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高文柱《小品方辑校》。1984年在日本前田育德会尊经阁文库发现有本书序言及卷1大部分内容...
《《小品方》辑校》是晋代陈延之原著,高文柱辑校的一部方书类中医著作。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妇人门、小儿门、热病门、杂病门、救急门、金伤门、五官门、服石门等。共载方约四百二十余首,每首方有主治功效-组成、出处等。该书对已亡佚之小品方进行拾遗辑复,并对其成书年代、作者生平、学术思想及临床价值等加以...
这部方书的内容被广泛引用与传承,在《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秘要方》等众多医学名著中都能找到其深刻的烙印。这不仅彰显了《小品方》在医学领域的权威性和广泛影响力,更体现了陈延之医学思想的深远传承。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方书的影响力...
“伤胎”则强调病因,指孕后房室不节,损伤肾气,伤及胎元,而成胎漏。可见,“伤胎“是“漏胞”的一种情况。《小品方》首次明确指出,妊娠期房室不节可导致胎漏,并以小豆散“疗数伤胎”。 方中仅有赤小豆和酒两味药,其中赤小豆的用法与《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赤小豆当归散相似,即令赤小豆生芽,晒干,研...
小品方东晋·陈延之公元454-473年方书名。又名《经方小品》。十二卷。东晋·陈延之撰。约撰于公元454-473年。卷首自序、总目、卷一调治三焦、胸痹、胸胁及心腹胀满冷痛、下痢、咳嗽上气奔豚、水肿诸方;卷二治头面风、喉痛...展开∨ 立即阅读加入书架点赞推荐 ...
《小品方》组方规律: ①重视基础方剂运用:很多方剂以经典的基础方为蓝本进行加减变化。如胶艾汤,《小品方》中的胶艾汤与《金匮》中治疗胞阻的胶艾汤所治病症相似,《小品方》中的是简化版,仅有阿胶、艾叶两味药,而《金匮》胶艾汤由四物汤加阿胶、艾叶、甘草以及清酒组成,都是以养血止血安胎为基础思路。 ②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