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期是指一段在中世纪温暖时期之后开始的时段。这个名称由弗朗索瓦-埃米尔·马泰(Franç;ois-Emile Matthes)于1939年所创立。当时马泰用这个名词来描述一个在美国加州一条以原来的气候学说不能解释其存在的冰河。大约15世纪初开始,全球气候进入一个寒冷时期,通称为“小冰期”,在中国也称为“明清小冰期”...
这就是“小冰河”时期的夏天,冷得让人胆战心惊。现代科学家们已经对历史上的几次小冰河时代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发现了一些可能形成小冰河的原因。其中,大量火山喷发是其中之一。以明清时期为例,全球范围内出现了许多大型火山的爆发,这些火山喷发出的二氧化硫和颗粒物被大量送入天空。这些二氧化硫在空气中转化为...
第二,米兰科维奇循环。现代科学家发现,地球自转会造成南北太阳热辐射的不均匀。在一定的周期之内,就会出现一个相对较冷的小冰河时期。当然了,这个理论还没有得到完全的确定,相对于火山喷发所带来的直接证据还是有些乏力。第三,太阳活动。这里所说的太阳活动一般是指太阳黑子的活动变弱,活动范围变小。科学家研究...
一、“小冰河时期”的气温变化 据历史记载,在公元1650年到公元1700年,这之中的50年岁月中,中国境内的气温创下了历史最低。处于南方的江西就连续遭遇了几次冰冻灾害,我们熟知的太湖以及洞庭湖等各大江河湖泊,也被完全冰冻,并且不止一次。无论是全国哪个地区,在这50年之间,都有频繁的冰雪天气。就拿北京举个...
小冰河时期顾名思义就是指气温比正常年份要寒冷的时期。由于异常天气导致粮食大幅减产,进而引发社会动荡,这些因果关系看上去似乎都挺合理。然而,明史爱好者们经常宣称的明朝小冰河时期说法其实并不正确,因为这段小冰河时期的时间跨度是从元朝初期开始,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结束,历时长达四百多年。 科学家通过对青藏高原...
因此在明末普通百姓想要抵御这小冰河时期的寒冷只能是多穿衣物,但还是有数以万计的百姓被活活冻死。其次就是会使交通瘫痪。与如今南北气候分明不同,在小冰河时期最冷的时候广东地区都下起了大雪。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一场大雪足以隔绝一个个村镇与外界的联系。南方各河流也会在严寒天气下出现封冻现象,使得水运...
整个明朝时期发生小冰河时期的具体年份根据专家估算,应该是在1650年到1700年之间,这一段时间恰好处于明朝末年。在这一段期间气温大幅度下降,导致很多粮食颗粒无收。又恰逢连年大旱大寒,根据历史资料统计,明朝的人口至少锐减到了原来的一半之多。每一天对于明朝的百姓来说都是极为寒冷的,但是具体有多冷呢?据当时...
“小冰河时期”指的是从14世纪开始到19世纪,地球上许多地区都变成了冰箱模式。对明朝来说,这不仅仅是个气候的小插曲,而是整个剧情的高潮。明朝正好赶上了这段时期最冷的部分,可以说是“冰点时刻”。这种长期的低温状态,不只是让人打哆嗦,还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导致粮食产量下降,甚至引起饥荒。低温还让...
明朝小冰河时期指的是明末清初整个中国冬天奇寒无比的几十年时期。这一时期的年平均气温都很要低,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连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中外专家指出,明朝灭亡后的1650—1700年间是整个小冰河时间中最寒冷的时期之一。一万年以前,气温有一段骤然升高的时期,而且保持了相当平稳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