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颜:(名)红润的面容,多指年轻美好的面容:未改~|~白发。 小儿:1.小孩子;小儿子;2.幼童;3.称谓。 小提示:"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朱颜小儿 全诗 原文译文拼音版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
小儿:此处指的是年幼的孩子,可能因天真无邪而误解某些事物。 误喜:错误地感到高兴或欢喜。 朱颜:通常指红润的容颜,有时也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但在此处更偏向于表示面色红润。 在:存在,这里指红润的容颜还在。 一笑:一笑之间,表示瞬间的动作或表情。 那知:哪里知道,表示出乎意料或未曾料到。 酒红:饮酒后脸上出现...
此题要求分析诗人“超旷闲逸”的心境,注意结合“小儿误喜朱颜在”以风趣面对衰老;“独立斜阳数过人”寂寞中,不显沉痛;“只鸡斗酒定膰吾”以真率写与邻人的深厚感情,不以久困为意分析诗人的“超旷闲逸”的心境。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纵笔三首①宋•苏轼(其一)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其三)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明日东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醉中对红叶白居易临风杪秋②树,对酒长年人。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注释:①宋哲宗元符二年,苏轼由惠州再贬至儋州(在今海南省西部地区),时已64岁,正处于“食无肉,居无室,病无药,出无友”的困境。此年岁末,作《纵笔》三首,此为其一。②杪秋,晚秋。(...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父老争看乌角巾②,应缘曾现宰官身。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③吾。[注]①元符二年(1099年),已经64岁的苏轼被贬州(今属海南省),于岁末作《纵笔三首》。②乌角巾:古代隐士...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其二 父老争看乌角巾②,应缘曾现宰官身。 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 其三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腾吾。 《注》:①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 年),苏轼由惠州贬所再贬儋州,时已64岁。此年岁末,作《纵笔三首》。②乌角巾:古...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其二 父老争看乌角巾,应缘曾现宰官身。 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 其三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知祀灶,只鸡斗酒定膰吾②。 【注】:①宋哲宗元符二年,诗人苏轼由惠州(今属广东省)再贬儋州(今属海南),时已64岁,处于“食无肉,居无室,...
【答案】【小题1】 B 【小题2】 D 【小题3】 答案示例:相同点:都因衰老而感慨。“误喜朱颜在”与“虽红不是春”都包含着对衰老的无奈和伤感。不同点:苏轼明知“小儿”之“喜”是误会,自己早已朱颜不在,但仍能一笑相对,调侃自嘲,冲淡感伤,传递出几分达观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译文 孤苦寂然的东坡老翁我在病中,须发萧然,就像一世不散的霜风。 小儿子欣喜地夸我面色红润,我木然一笑,他哪知我这只是酒后的醉容。 注释 须:一本作“头”。 小儿:指作者第三子苏过,他是随到岭南的。 苏轼的儿子苏过,年已二十八岁,不会幼稚到把“酒红”当作“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