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偃6号是西北植物研究所所长李振声院士和他领导的团队所选育的小麦优良品种,适宜范围为陕西关中地区和黄淮适宜地区。研发原由 20世纪50年代,小麦条锈病大流行,导致多数小麦品种丧失了抗锈性,造成小麦严重减产。特征特性 冬性早熟品种。幼苗匍匐,叶色深绿,株高90厘米左右,叶片较小且挺直,穗纺锤形,白壳,白粒...
李振声不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更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他的名字,与“小偃”系列小麦品种紧密相连,成为了中国农业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李振声与小麦的故事,始于一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将小麦与偃麦草进行远缘杂交,培育出高产、抗病、优质的新品种。在那个年代,这样的想法无异于天方夜谭,但李振声却...
小偃6号是一种冬性早熟品种,其幼苗呈现出匍匐的姿态,叶色深绿,株高大约90厘米左右,叶片较小但挺直,整体形态较为紧凑。穗部形态为纺锤形,壳色为白色,籽粒也为白色,千粒重在39-45克之间,蛋白质含量高达14.7%,显示其营养价值较高。分蘖能力强,亩穗数可达40万以上,生长后期灌浆快速,成熟时...
小偃23是一种具有弱春性特征的中熟小麦品种,其成熟期相对于豫麦18号晚两天。幼苗时期表现为半匍匐生长,分蘖力较为旺盛,叶片颜色较浅,叶片较长。植株高度为88厘米,株型紧凑,对倒伏的抵抗能力一般。穗形为纺锤型,具有短芒、白壳和白粒,籽粒质地较硬,密实排列,结实性能良好。成穗率较高,...
小偃155 小偃155是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振声院士团队培育的耐盐抗旱小麦新品种。产量测试 2023年,小偃155在河北省黄骅市完成田间测产,结果显示,“小偃155”亩产411.9公斤。测产专家组认为,尽管受到2022年和2023年冬季特强寒潮等不利气候条件影响,“小偃155”仍然表现出突出的抗逆高产特性。
品种名称:小偃60 申 请 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育 种 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小偃54×鲁麦13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平均生育期237天,比对照冀麦32早熟3天。幼苗半匍匐,叶色浅绿色,分蘖力较强。成株株型半紧凑,株高73.3厘米。穗长方形,长芒...
小偃22小麦品种成熟比豫麦18晚2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叶色浅叶片较长。株高88厘米株型较紧凑抗倒伏才能一般。穗纺缍型短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码结实性较好。成穗率较高平均亩穗数42万穗穗粒数34粒千粒重38克。抗寒性一般旗叶干尖较重。慢条锈病中感纹枯病和秆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容重798...
品种名称:小偃156 申 请 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育 种 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石优17*3/小偃60 特征特性:冬性,生育期245天,比对照津农6号早一天。幼苗半匍匐,株高77.1厘米,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粒白色,硬质,籽粒较饱满。平均亩穗数42.9万,穗粒数31.9粒,千粒重...
【#小偃6号已衍生出80多个小麦品种#】具有抗病、优质、广适、高产等特性的小偃6号是我国重要的骨干亲本之一。如今,小偃6号和它衍生出的80多个小麦品种,在中国已累计推广3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150亿斤。今年9月,93岁的李振声获得“共和国勋章”。#纪录片科学的七个瞬间#@中科院之声 LCCTV纪录的微博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