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署名。北齐设将作寺,掌诸营建。《隋书·百官中·将作寺》:“将作寺,掌诸营建。大匠一人,丞四人。亦有功曹、主薄、录事员。若有营作,则立将、副将、长史、司马、主薄、录事各一人。”隋初,也设将作寺,统左右校署令丞;后改称将作监。见《隋书·百官下》。
将作寺丞课麦捐迟晚案,发生在开皇末年。案件详情 将作寺掌宫中营造工程之事,其丞判寺事,并掌寺中开支,财务出入之帐。开皇末,有将作寺丞因征课麦捐迟晚,误违期限,隋文帝此时“用法尤峻”,被他察知后,“亲临斩决”。捐税误期,自有行政处罚,罪至重也不致死刑。专制君主以为冒犯自己尊严,即任意...
将作寺:将作大匠:一人,二千石。汉初袭秦制,称“将作少府”,景帝时,改为“将作大匠”。后汉时,地位低于河南尹,中元二年省,以谒者领之。章帝建初元年,复置。掌管修建庙宇、皇帝宫殿、陵园等土木工程。将作丞:一人,六百石。左、右校令:各一人,六百石。掌管左、右工徒。左、右校丞:各一人,分别从属左...
历史官职> 将作寺大匠 官名。北齐置,为将作寺的长官。见“将作寺”。 将作寺大匠相关 行安西将军 行骁骑将军 行殄寇将军 行破虏将军 行破贼都尉 行诏狱亭部 行大司徒事 行大司空事 行大将军事 行执金吾事 行偏将军事 行冤狱使者 行督军校尉
蒲蔺、阤池薮泽之物。■官署,有令2人,正八品下,掌精细米麦之供应。此外,还统有诸仓、诸汤、诸屯、两京宫苑养殖以及专管竹苇种植的司竹等监。太府寺,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外府寺,武后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称司府寺。中宗即位,复称太府寺。有卿1人,从三品;少卿2人,...
侍卫查山到得凤林寺,二虎禅师刚出定中,便把早拟好的治病良方献上。李娘娘吃了禅师开的药,偏头痛病马上就治好了,为了答谢二虎禅师,李娘娘便将凤林寺附近庄园划归该寺。后来李娘娘回京,万历皇帝听了这件事后,立即召二虎禅师入京。不料接禅师的车辇仪仗出寺没行几步,二虎禅师便圆寂了。于是,便在圆寂处建了...
“卒谢去。余是以其人,七年,余将有临汝之行。连曰:“寺未有记,具石请记之。”余不得辞。ㅤㅤ寺立于伪唐保大二年,始名“护”,嘉祐八年赐今名堂宇阁,连皆易新之,严丽深稳,悦可人意,至者忘归。岁正月,男女万人会庭中,饮食作乐,且祠瘟神,江淮旧俗也。ㅤㅤ四月六日,汝州...
姜大公是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中人物。名尚,字子牙。他十三岁上昆仑山,拜元始天尊为师,在天水宫学道四十年。一日,天尊对子牙说:“成汤数尽,周室将兴;你与我代劳,封神下山,扶助明主,身为将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 姜太公下山后,历尽坎坷,八十岁时隐居在渭水河边,...
👀 洛阳是文化交汇的殿堂,在漫长的岁月中,它见证了佛教的传入,孕育了儒家、道家、墨家等众多思想流派。这里的龙门石窟,犹如大地的艺术宝库,千百年来尽显风采。天子驾六、白马寺、天堂明堂、关林等,皆是洛阳历史与文化的见证,它们都在述说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