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州窑遗址,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当时窑系多以州名称呼,上窑镇在唐代归寿州所辖,故名寿州窑。寿州窑遗址主要分布在窑镇内的管嘴汶、高窑、医院住院部、松树林、车小湾五个保护区。中心窑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寿州窑,创烧于南朝陈,停烧于唐末,前后烧造约300余年。器型主要...
一、寿州窑的历史渊源 寿州窑创烧于南朝陈,停烧于唐末,前后历经约 400 余年,以首创黄釉瓷而著称于世,名列唐朝各大窑口第五。(一)寿州窑的起源与发展 创烧时间及早期产品:寿州窑的创烧时间可追溯至南朝时期,早期产品主要有碗、杯、壶、高足盘、罐等器物。这些器物特点鲜明,胎质坚硬,釉色多为青釉,...
寿州窑名列其中,是安徽省唯一见于早期文献记载的古代著名窑场。 寿州窑器型主要有 壶、罐、碗、枕、注子、盂 玩具及建筑材料等等。 寿州窑遗址—安徽淮南 寿州窑遗址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当时窑系多以州名称呼,上窑镇在唐代归寿州所辖,...
入唐后,寿州窑开始转变思路,不断尝试通过改变烧造工艺,在树立产品新风格上寻求突破。唐代是个强盛富庶的朝代,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这为寿州窑的转型提供了非常必要的客观条件。寿州窑的窑工们,开始在釉料、施釉工艺、装饰工艺、成型工艺等方面,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尝试,最终通过改用氧化焰,成功烧制出了独特的黄釉...
古寿州窑遗址主要分布在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内,包括管嘴汶、高窑、医院住院部、松树林、东小湾5个保护区。中心窑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总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1981年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寿州窑,创烧于南朝陈,停烧于唐末,前后烧造约400余年。器型主要有壶罐、碗、枕、...
寿州窑遗址-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当时窑系多以州名称呼,上窑镇在唐代归寿州所辖,故名寿州窑。寿州窑发现于1960年,经过多次调查,陆续发现10余处古代窑场。其中以大通区上窑镇周围分布最为集中。从马家岗、余家沟至外窑,沿窑河两岸一带窑凸密集,残瓷片规程遍地皆是,形成长达四、五里的大窑场。...
淮南凤鸣陶瓷、寿州窑、凤鸣陶瓷、寿州窑陶瓷、寿州窑瓷器、寿州窑凤鸣陶瓷、淮南凤鸣陶瓷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08月19日,注册地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上窑街道。主要生产经营陶瓷花瓶,陶瓷花盆,陶瓷艺术摆件,陶瓷杯,陶瓷茶具等产品。
寿州窑是南朝至唐朝著名瓷窑之一。1960年以来经多次调查,发现窑址主要分布在窑镇的官家嘴、余家沟、上窑镇医院住院部、外窑、马家岗、泉山、三座窑以及凤阳县的灵泉寺、上刘庄、大刘村等。窑址分布地跨古寿、濠两州,东西约80公里。主要集中在高塘湖、窑河沿岸。寿州窑从南朝经隋至唐末,延续约350年。
唐代陶瓷奇葩:寿州窑.. 在我国古代很多瓷窑都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成就,像灿烂的星光闪烁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引起了陶瓷史学界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唐代寿州窑黄釉瓷也不例外,它以独特的烧造工艺和色彩上的大胆创新,创烧出一种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