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赤承气汤 导赤承气汤,出自《温病条辨》卷三。具有攻下热结,清泄小肠之功效。主治阳明腑实,小肠热盛,症见身热,大便不通,小便涓滴不畅,溺时疼痛,尿色红赤,时烦渴甚。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前列腺炎、结石...
导赤承气汤 阳明腑实与小肠火热炽盛并存,则多出现小便颜色发红,排尿有疼痛感,心烦口渴,左手尺脉牢而坚的症状及脉象。对于本证治疗吴鞠通采取清热与攻下同步进行,因此方用导赤承气汤。小肠火热炽盛助长阳明热实,若只泻阳明热结犹如扬汤止沸,因无气滞不通症状,故用大黄、芒硝荡涤胃肠邪热。
导赤承气汤 导赤承气汤 【处方】 赤芍药9克 细生地15克 生大黄9克 黄连6克 黄柏6克 芒消3克 【功能主治】 主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小便赤痛,心烦渴甚,脉左尺牢坚者。 【用法用量】 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先服200毫升,不下再服。 【摘录】 《温病条辨》卷二...
导赤承气汤,中药方剂名出自《温病条辨》卷二。用于主治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小便赤痛,心烦渴甚,脉左尺牢坚者。 【方剂组成】赤芍药9克,细生地15克,生大黄9克,黄连6克,黄柏6克,芒消3克。 【功能主治】导赤承气汤主治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小便赤痛,心烦渴甚,脉左尺牢坚者。
五个承气汤主要是指新加黄龙汤、牛黄承气汤、导赤承气汤、宣白承气汤和增液承气汤,这五个承气汤在成分、功效、临床应用等方面存在区别。 1、新加黄龙汤:由细生地、生甘草、麦冬、生大黄等药材组成,有清热、润肠的功效,临床中应用于大便秘结、腹胀、口舌干燥等症状。 2、牛黄承气汤:由安宫牛黄丸、 大黄末...
导赤承气汤--《温病条辨》卷二 【处方】赤芍药9克,细生地15克,生大黄9克,黄连6克,黄柏6克,芒消3克。 【功能主治】主治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小便赤痛,心烦渴甚,脉左尺牢坚者。 【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先服200毫升,不下再服。
导赤承气治热结,大小二肠有实邪。赤芍生地川连柏,硝黄煎时要区别。 本方由赤芍、生地、川连、川黄柏、大黄、芒硝六味药组成。治疗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以身热烦渴,大便不通,小便短赤而疼,舌苔黄燥为辩证依据。 猜你喜欢 934 温病条辩 by:云兰_n7 ...
古籍中的导赤承气汤 《温病指南》:[卷上]风温中焦篇 时烦渴甚者。火腑不通。小肠热盛。下注膀胱也。导赤承气汤主之。神昏舌短。饮不解渴者。邪闭心包。内窍不... 《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白承气汤主之。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导赤承气汤主之。邪闭心包...
【处方】赤芍药9克 细生地15克 生大黄9克 黄连6克 黄柏6克 芒消3克 【功能主治】主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小便赤痛,心烦渴甚,脉左尺牢坚者。【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先服200毫升,不下再服。【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导赤承气汤的一些介绍,不过要注意,虽然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