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赤小豆合当归,治大便下血。 65、血余炭合百草霜,治妇女崩漏。
泽兰配益母草:10-15g:20-30g,活血调经、利尿退肿,适用于血瘀挟湿的鼓胀、闭经病,此药对药性平和,有久服不伤正之特点 水蛭配(虫亡)虫:3-5g(煎服)、1-2g(研磨吞服),破血消症,适用于血积症块、妇人血积经闭,为峻猛破血药,孕妇禁用,体质虚者应加入益气养血药 蛤蚧配...
“对药”,就是用两种性质、作用相同或相对的药物,通过合理配对,改变或调整药物原有的功效主治,取得一种新的、更佳的治疗效果。“对药”不是随意将两味药凑合在一起,它的组成要有一定的规律,现浅析如下: 相助配对把两种性能类似的药物配合成对,使之产生协同作用,以增强疗效。如羌活与独活皆有祛风湿止痛之效,但...
药对配伍能体现一个方剂组成的框架,若干个不同的药对框架组合在一起,可构成不同功效的诸类经方。加深对药物的理解,对方剂的记忆和加减运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总结常用药对于后,供读者参考。 一、用于心脏的药对配伍方剂 (一)清心 清心泻火: 石膏— 栀子、连翘,如清瘟败毒散;竹叶—石膏,如竹叶石膏汤;...
一、常见对药(94对) 麻黄配桂枝:5-10g,解表发汗,适用于风寒表实证。 荆芥配防风:10g祛风解表,适用于感冒表证。温服后宜盖被避风半小时。 葱白配豆豉:3-7个:10g,外感表证轻浅者。服后避风。 菊花配桑叶:10g,疏散风热,适用于风热表证。 大黄配芒硝:生用10g:后下冲入10g。阳明之燥热实证。为祛邪之重剂,...
葶苈子对药的独特功效,也体现了中医对疾病虚实缓急的精准把握。在运用麻黄、葶苈子对药时,我们需要紧密结合肺脏的宣降之性,着眼于肺气壅实的病机。在调整药物剂量时,要精细入微,因证而异,确保药物能够发挥最佳疗效。同时,我们也要根据疾病的虚实缓急,灵活运用这对药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什么是药对(对药)? 药对是介于中药学和方剂学之间的一门学科。可分为药对配伍、药对成方和药对组拆三方面的内容。 药对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2药味的配伍组合,是中药配伍应用中的基本形式。 《雷公药对》是最早记载药对的医书,原书已轶,其二是南北朝时期医药学家徐之才在《雷公药对》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古...
药对又称对药,是临床用药中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物的配伍形式,在方剂配伍中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基于药对这种方剂配伍的基本形式,在临床研究中,许许多多的灵验新方由此而衍生出来。由于研究单味药难以反映出其在复方中的真实作用,而复方由于药味多,作用关系复杂,对其研究也难以得出准确结论。“药对”作为...
有些中成药中也有西药的成分,比如,维C银翘片中含有可解热镇痛的对乙酰氨基酚。如果同时服用其他也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有可能导致药物过量,甚至出现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注意:茶水服药会影响一些药物的吸收。西药的说明书里往往列了一堆不良反应,而中药有些只标明了“不良反应尚不明确”。这是不是就说明中药...
男科病临证三十三对药 1.荆芥——大黄 【单味功效】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功能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临床常用于治疗外感表证、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吐衄下血等。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能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临床常用于治疗积滞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