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唐寅嘲商人 一日,某商人找唐伯虎求写一副对联,唐欣然挥毫而就: 生意如春意 财源似水流 商人看了嫌对联发财的味不浓,唐伯虎见他是一俗夫,便又写一联嘲笑之: 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 夜里铜钱要像冬天虱子越摸越多 谁知,商人却十分喜爱这副不伦不类的对联。 3、 进退两难 从前,有位秀才在结婚的当...
从前,有位秀才在结婚的当天早上,父亲突然去世,只好丧事喜事一齐办。按风俗,丧事喜事都要贴对联,秀才犯了难,有位文人却写了一副对联: 临亲丧,作新郎,哭乎笑乎细思量,哭笑不得 辞灵堂,入洞房,进耶退耶再斟酌,进退两难 这副对联,真实的描绘了当时秀才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 黑白难分,教我怎知南北 青黄不接,...
从前,有个进士老爷,专横跋扈,不可一世。有年春节,他为了炫耀,在自己的大门上贴了这么一副对联: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 正巧,镇上有个穷秀才,看见了这副对联,十分鄙夷进士为人。到了晚上,他见四下无人,就悄悄地在对联上加改了一些笔画。 第二天一大早,进士的门前围满了大堆...
对联故事 篇1 传说有一个土财主,不识一字。赶上岳父作寿,他也想附庸风雅送一副寿联,便请来村里一位老学究代笔。老学究问他想写什么内容,财主回答说:“你把我岳父捧得高高的,越高越好;你把我说得低低的,越低越好。”老学究思索过后,挥笔写成上联: 太尊翁,尊翁在上,上至三千里凌霄,玉皇盖楼,您在楼上...
对联故事 篇1 传说有一个土财主,不识一字。赶上岳父作寿,他也想附庸风雅送一副寿联,便请来村里一位老学究代笔。老学究问他想写什么内容,财主回答说:“你把我岳父捧得高高的,越高越好;你把我说得低低的,越低越好。”老学究思索过后,挥笔写成上联: ...
苏东坡只好坐下来吃白饭。他边吃边琢磨,这鱼放在什么地方呢?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倒放的磬,心里明白了,可怎么把磬里的鱼拿出来吃呢?忽然心生一计。苏东坡说:“前几天,你让我给一位善人写对子,我一直没写出来。后来想,索性用一副现成的对联算了。”佛印问:“哪一副?”苏东坡告诉他,就是常见的春联:...
对联故事1 过关⼈对对过关 据说,⼀⾏⼈天暮时要过关⼝,守关的出联让他对:“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过客应⼝⽽出:“出对易,对对难,请先⽣先对。”等了半天,守关的问道怎么还不对,⾏⼈说:“我不是已经对上了吗。”守关的⼈这才恍然⼤悟。对联故事2 秀才讽赃官 清朝...
对联讲究对偶,对仗 有些对联,不仅神才精妙 背后的故事,有谐趣、有意味 让人回味不绝 莲子(怜子)心中苦 梨儿(离儿)腹内酸 相传这副对联是金圣叹临死之前所作。 金圣叹因“抗粮哭庙案”被朝廷下令处死,金圣叹的儿子来送行。才思敏捷的金圣叹,临刑时,见到悲痛的儿子...
中国的对联不但是充满韵律的文学形式,而且还充满了趣味;谈起对联,我们的脑海就会浮现出一幅幅文人墨客,边喝酒赏花,边互出对联,比拼才智的画面;当真是诗酒趁年华,红尘尽潇洒! 1、宦官自讨没趣 明嘉靖年间,有个宦官到浙江公差,一日同南北两位户曹喝酒,仗势借酒醉出言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