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内对焦镜头,对焦组是U4,整个镜组的专利设计长度为191mm,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191mm意味着跟EF 70-200mm F2.8几乎相当(199mm),当然往往从专利到量产会有数值差,但整体方向不会有太大变化,而RF 70-200mm F2.8已经确认为外变焦,长度可以做到非常小巧的水平,在以前的文章...
顺道一说:其实老蛙并不是没有内对焦设计的100mm微距镜头方案(1倍放大),只是在最终产品上没有选择它,应该也是内部权衡评判后的结果吧。从上图可以看到内对焦和移动前组/整组不同的地方在于,内对焦时是拉近浮动对焦镜组距离(除了中间组收拢之外,也有整个后组向前移动的类型)以实现放大倍率的增加,而移动前组/整组...
常用的对焦窗口选择算法主要有中央区域对焦窗口选择法、多区域对焦窗口选择法。 中央区域对焦窗口选择法是利用图像正中心某一特定尺寸的区域作为对对焦窗口区域的,其原理是认为在拍摄时关注的主体部分通常在视场中央,只要中央区域处在合焦状态,即认为整幅图像对焦完成。 多区域对焦窗口选择法是在图像中选取多个子区域作为...
使用多点系统开发主动式自动对焦 半导体设计的复杂化或小型化为显微镜检查时的自动对焦带来了新的挑战。布线图案更精细,阶梯结构更复杂。这些自动对焦的挑战(图2)包括:当样本稍微侧移时,焦点位置在阶梯顶部和底部之间的不稳定移动。由于阶梯边缘的自动对焦光的散射,导致对焦误差信号的信噪比 (SNR) 变差。图2. 半...
因此,随着技术的进步,裂像对焦技术应运而生。这种设计深受许多消费者喜爱,因为它简单且直观。但同时,也有人反映在某些情况下难以判断物体是否合焦。此外,将对焦屏画面放大到1:1实景比例通常需要使用5X放大倍率的放大镜,这种放大镜通常由4片镜片组成,体积和外观都不利于快速操作。针对这一问题,日本厂商迅速推出了...
对焦镜子的设计原理 焦镜子的设计原理是基于光学的原理。焦镜子主要包括凹面镜和凸面镜两种。凹面镜的设计原理是使光线从平行光线线束到达焦点,而凸面镜的设计原理是使光线从焦点反射成平行光线。 在凹面镜的设计中,平行光线进入凹面镜后会发生聚焦现象,也就是光线会聚到凹面镜的焦点上。这是因为平行光线在凹面镜...
简单对焦系统设计,步进电机驱动光学系统内部透镜移动,使像点正确地落在像方焦平面上,获得清晰的图像。当对焦时,由电机驱动,通过减速齿轮副调节转速并带动镜筒上的螺纹副使全部透镜组同步前后平移,使镜头产生轴向移动。
镜头采用紧凑设计,让 X 系列的便携性得到充分验证,提供无拘无束的摄影体验。XF30mmF2.8 R LM WR Macro 是一款标准定焦镜头,由 9 组 11 片组成,包括 3 片非球面镜片和 2 片 ED 镜片。该镜头虽外形小巧,但仍可以在最短 10cm * 的拍摄距离下进行 1:1 放大倍率的微距摄影。该镜头还使用内对焦系统,...
新镜头采用绿色镀膜与内对焦设计,虽然体积增大,但提高了手感和CPL偏振镜的使用便利性。新18-55mm镜头的内对焦设计使得镜头前端镜筒在自动对焦时保持不旋转,这一改进极大地满足了玩家使用CPL偏振镜的需求。尽管因此导致镜头体积有所增大,但新镜头的整体手感却更加出色。其变焦环设计得更为宽大,为用户提供了更为便捷...
一、对焦眼镜在线设计教程介绍 这种技术大多数应用在3D图像演示上面。在近几年我们不用期待这样的显示屏出现了,因为该项技术依然要面对相当多的挑战。研究人员测试时只能利用一个跟踪眼球运动的软件去跟踪自己的眼睛去做相应的图像调整。... 目前,#对焦眼镜#面仍在完善中,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对焦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