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二元生产率对比系数”,即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二元对比系数理论上处于0-1(小数)之间,当为0时,表明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为0,经济二元性最显著;而为1时,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相同,二元经济完全转变成了一元经济,经济的二元性消失。发展中...
对于任何一元二次方程,我们都可以通过对比系数的方法来解方程。 二、对比系数法的步骤 对比系数法的步骤如下: 1. 将一元二次方程的各项系数与一般形式进行对比,将其与方程ax^2 + bx + c = 0中的a、b、c进行比较。 2. 比较系数后,根据对应关系列出方程组。 3. 解方程组,得到方程的解。 三、对比系数...
其中,劳动生产率对比系数,也被称为"二元生产率对比系数",它是衡量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之间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这个系数的理论值范围是0到1,0代表第一产业生产率为零,经济二元性最为明显;当等于1时,说明两个产业的生产率相等,二元经济结构消失,转向一元经济。发展中国家的二元对比系数通常...
和劳动力(L1)与非农业部门的相应数值(G2和L2)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得到劳动生产率的比较指标。因此,二元对比系数R1的数学计算公式如下:R1 = (G1 / L1) / (G2 / L2)这个公式表示了农业部门的每单位劳动力产生的产值与非农业部门的比较,从而帮助我们理解两个部门在生产力方面的相对效率。
二元对比系数公式 二元对比系数(t)是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 t =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100% 二元对比系数与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呈反方向变动,一般情况下,二元对比系数越小,二元结构强度就越大。发展中国家的二元对比系数通常在~之间,发达国家一般在~之间。二元...
解析 二元对比系数是指二元经济结构中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二元对比系数理论上处于0到1之间。二元对比系数与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成反方向变动,换言之,二元对比系数越小,二元性越大;反之,二元对比系数越大,二元性越小。反馈 收藏 ...
假设有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x^2 + 5x + 6 = 0,我们可以观察到该方程的系数 a = 1,b = 5,c = 6。现在我们要通过对比系数法来解这个方程。 根据对比系数法的思想,我们可以设法将方程化简为一个完全平方的形式。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系数之间的关系来找到合适的变量代换。我们发现,系数 b 可以表示...
二元对比系数在理论上的最大值为1.但通常总是低于1。所以,二元生产率对比系数的变动在总体上呈现出“U 型”特征。 二元对比系数的计算公式 设G为总产值(或总收入),L为劳动力总数,G1为农业部门产值(或收入),G2为非农业部门产值(或收入),L1为农业部门劳动力数,L2为非农业部门劳动力数。又...
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指数是二元经济结构的三个主要测度指标。该指标与经济结构二元性的强度呈反向变动的关系,二元对比系数越大,两部门的差别越小:反之则两部门的差别越大。二元对比系数在理论上的最大值为1.但通常总是低于1。所以,二元生产率对比系数的变动在总体上呈现出“U 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