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对境 发音(Pronunciation):duì jì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或境况。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对境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两种完全相反的情况或境况。它表示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或对立的对比。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对境常常用于描述人生的起伏和变化,以及事物的对比和矛...
对境是指修行时需要排除的障碍和干扰,比如贪、瞋、痴、慢、疑等。有境则是指主观上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包括各种境界和境界现象。在佛教中,对境和有境是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两个概念。对境”就是对象,所执取的境界。如听觉,能感受声音,声音就是听觉的对境。味道就是味觉的对镜。修行有时...
“对境”就是对象,所执取的境界。如听觉,能感受声音,声音就是听觉的对境。味道就是味觉的对镜。修行有时需要排除障碍,被排除的障碍就是修行的对境。综观修道历史,上千年前自然衍生,修道源于对生命意义的渴望,它是一种通过修正自己行为的方式,来达到提升精神或神识力量的目的。修行的范围很广,...
对境就是我们意念想象出来的那个景象。我们的思维是主观意识,主观意识想象出来的是客体,也就是对境——境就是景象。我们有很多想象:想象我们想去的地方,想象我们所理想的很多东西。惟独我们没有想象智慧,没有想象慈悲,没有想象力量。这些慈悲、智慧、力量从来没有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产生,并且...
中国的对境智与根本智,跟马克思哲学的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异曲同工之秒。对境智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经验智慧。根本智是事物基本普遍规律。早期共产党的成立,依托并仿照苏联成功经验。王明,博古等同志从苏联回来,带着先进的革命模式,城市辐射农村的战略。不断指挥红军攻打大城市,毛泽东等人主张农村包围城市,...
解析 历缘就是在日常生活、在工作、在待人处事之中,所经历的各种缘,对境就是面对各种境界,也就是在一切的行、住、坐、卧、日常生活,工作之中面对所呈现出的各种境界,随时回来看到自己贪、瞋、痴、的展现,当你能看到的时候,才能断除,如果看不到,没有反观能力,就不可能断除。
故名思意,面对的一切事物,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别的众生,或者是事,甚至一个情绪等等,都能称为对境。也可以叫“对机”,也就是看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对什么人什么事而说,不能固执教条真理。
对境的意思是指面对某种环境或情境。详细解释如下:一、基本含义 “对境”中的“对”表示面对、朝向,而“境”通常指的是环境或情境。因此,“对境”可以解释为面对特定的环境或情境。二、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1. 艺术领域:在绘画、摄影等艺术作品中,艺术家会通过对境的描绘来表达其情感或主题。例如...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对境”【对境】(摘自莲池大师《竹窗随笔》)【原文】 人对世间财色名利境界,以喻明之:有火聚于此,五物在傍,一如干草,才触即燃者也;其二如木,嘘之则燃者也;其三如铁,不可得燃者也,然而犹可镕也;其四如水,不惟不燃,反能灭火者也,然而隔之釜瓮,犹可沸也;其五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