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的是对写法,即主客移位的手法,从对方落笔来表现朋友对自己的思念。 《雨霖铃》,是词人想象远行的朋友,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写酒醒后的心境,也是他飘泊江湖的感受。这两句妙就妙在用景写情,真正做到“景语即情语”。“柳”、“留”谐音,写难留的离情;晓风凄冷,...
对写对写就是不直接由自身说起.不是从眼前写起.而是换个角度.从对面入笔、从对方写起的艺术手法。多见于思乡、怀人、送别类诗词中。对写都是虚笔呈现.是主客换位、背面敷粉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特殊就特殊在它反宾为主.从对方落笔.设身处地地描绘对方的情景.使自己的情感表达更为深婉。其好处在于.能够突...
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联想和想象,借对方来写自己,表面上看是写对方,而实际是写自己,是通过对方来反照自己,这是推进一层的写法,这样写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这是诗词中“对写”艺术手法的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常常使用一...
"诗人望月思家,不急于从己方落墨,从妻子此时正面对的鄜州月入手,首联和颔联写出妻子在望月之时对杜甫无尽的思念和担忧,儿女也不解,更平添一丝心酸之味。颈联写妻子彻夜难眠,在晨起和夜晚之时每每凭栏远眺总会愁绪不断。整首诗以妻子为叙述主体,写妻子在...
诗歌抒写了行役之少子对父母和兄长的思念之情,它的独创性在于能创设幻境,不从正面直写己思亲之情,而从对面设想亲人的念己之心,做到想象和怀忆的充分融合。抒情主人公想象家中父母和兄长正在想念他,心疼他行役辛苦,希望他保重,盼望他早日平安归来的情形。这并非是诗人的主观造作,而是多年情感的积累,情到深处的...
前两句是“直写法',使'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了最能表现客人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后两句采用了另一种方式--'对写法',笔锋陡转出新:反过来写自己'遥想'这一天,'兄弟'们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想念自己的情景和'少一人'的心理活动。从而烘托出对兄弟的思念之情,使诗意反复跳跃, 既朴素自然,又含蓄深沉,情感...
尾联运用对写法,主客移位,从对面落笔,借对方来写自己,请简要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尾联“归似遣莺留语,好住园林三两声”是意思是,芬芳散去、春景残败,只有黄莺在园林中清啼三两声,似乎用叫声表达对春的留恋。这是典型的对写手法,表面上从黄莺啼叫落笔,
在表现怀人主题的古代诗歌中,诗人经常采用“对写”手法,从对方着笔,婉曲含蓄地表达情感,可谓“此处思念,彼处着墨”,如“___,___”。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案: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乡泪客...
“主客对移”是“对写法”的一种常见表现形式,其中“客”可以是人或物。诗人通过客体的角度出发,让客体成为主体,从而赋予诗歌更多的情感和韵味。这种转折性的表达方式使景物和事物都更具生命力,增强了诗歌的含蓄和委婉。举个例子,杜甫在安史之乱后被囚禁在长安,他写下《月夜》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他以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