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鸦图图中一枯树,老干弯曲如弓、枯藤缠绕、枝权斜出。枝上停留五只寒鸦,另有两只正凌空飞来,准备飞落枝干之上。寒鸦只只形态不一:一只已酣然入梦,一只招头张望,另三只鼓噪而鸣,似要驱逐后来者,笔意生动传神。树木以淡墨飞白,疾运而成,尽显苍劲之态。鸟的画法,则兼工带写,墨色丰富,形神俱足。作者...
古人在文学作品中,也经常借用“寒鸦”的意象来表达伤感的意境,比如辛弃疾的:“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王昌龄的《长信秋词》五首中第三首:“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寒鸦图》细部1 《寒鸦图》细部2 有些人...
《寒鸦图》宋 李成(传) 绢本墨笔 纵27.1cm横113.2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雪后乍晴,一条未冻的溪水缓缓流淌,自左上向右下蜿蜒。远处云雾绕树,小桥无人,山色朦胧。近岸林木茂密,盘根错节,干粗枝繁,木叶尽落。形态各异的寒鸦数十只散布画上,或水边私语、...
乌鸦在传统的诗词章句中,以寂寥的形象定格。在传统绘画表达中,更进一步固化为寒鸦的形象,充满着一种凄清苦楚的况味,并由此在被赋予一种人格化的自我观照,经常与枯木、暮色等形象叠加在一起,诠释着一种复杂微妙的情感,流露出一种感同身受的愁绪。 宋 李成 《寒鸦图卷》 ...
《寒鸦图》是一幅描绘冬日雪后塘林木间群鸦翔集鸣噪景象的宋代画作,其画面淡彩画雪霁严林、群鸦、寒塘衰草,生动地展现了冬日的寂静与寒意。而在这幅画作上,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钅题跋更是为其增添了无尽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赵孟钅题跋内容为:“余观此画,林深雪积,寒气逼人,群乌翔集,有饥鸣冻哀之...
《寒鸦图》宋 李成 绢本墨笔 纵27.1cm横113.2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精彩题跋鉴赏 元代赵孟谓此图“林深雪积,寒气逼人,群乌翔集,有饥冻哀鸣之态,亦可谓能矣”。 元代乐府名家蒙古族贯云石题跋 元代知名词章家钱塘仇远题跋 明代陈彦博行书题跋 乾隆皇帝书前隔水七言诗: 千林叶落树枝干,鸦集啼饥复叫寒。 嗟我民...
《古木寒鸦图》是明代画家周文靖创作的纸本水墨画,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此图作古木一丛,倚石磅水,得萧疏之致。十数寒鸦或栖息枝头,或空中盘旋,浓墨减笔写意,动态逼真。枝上藤萝垂空,飘拂游荡,更添生气。石后旁出丛竹数茎,疏枝密叶,左右摇曳,用笔精微。近作一湾浅水,隔岸树木,用淡墨点笔隐现于...
寒鸦图:文人坚守自我本真的情感寄托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绘画中,寒鸦图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文人墨客们情感的寄托。它不仅仅是一幅描绘寒鸦的画卷,更是文人们坚守自我本真、追求心灵自由的象征。通过寒鸦的形象,文人们表达了自己对纯净世界的向往,以及对世俗束缚的抗争。乌鸦,这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意象,经历...
赵孟钕《寒鸦图》,运笔遒劲、气韵飘逸 赵孟钕《寒鸦图》,又名《寒鸭图》,行书,绢本,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收录于《钤山堂书画记》《天水冰山录》《清河书画舫∙溜字号第六》《庚子销夏记∙卷三》《式古堂书画汇考∙画卷之十一》《大观录∙卷十二》《石渠宝笈续编》。前隔水有乾隆皇帝御题“超诣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