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秋天的第五个节气。元代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生露凝,故称“寒露”。寒露时节,农事活动依然繁忙,农谚如“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寒露到霜降,种麦日夜忙”“寒露到,割晚稻”。节气三候 初候,鸿雁来宾。古人将农历九月晚飞回来的大雁称...
防燥:除了饮食滋润防燥,居住环境防燥也很重要,不妨在室内放个加湿器,预防秋燥伤人,缓解咽干、鼻干、皮肤干等不适。此外,寒露时节宜“吃三样”:①吃芝麻,既可以强身健体,还能滋阴润肺通便。②吃柿子,可以养肺护胃、清热祛燥、化痰止咳、生津止渴;③吃冬枣,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皮肤弹性,保护心脑血管,...
10. 秋高寒露至,旭日犹融。——唐时升 《园中十首秋高寒露至》11. 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独孤及《海上寄萧立》12.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13. 茂陵刘郎老更痴,夜守铜盘饮寒露。——李复《和李夷行游西溪醉归》14.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山。——...
寒露期间,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季节的变化。更多的地区,更多的人们,开头用寒字来表达本身对天气的感受了。寒露节气的养生常识要予以重视。 01 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渐渐降低,因此不要常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同时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
唐代写于寒露时节的七律,刻画细腻,颈联更充满理趣。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既描绘了露珠的高洁风貌,同时也是托物寓意,表达了内心对皇恩的渴望。可惜封建社会的很多才子一旦仕途受阻,人生似乎立刻就变得极其黯淡,心中就像堵上了一块沉重的石头,很少有人可以真正淡泊名利,也就难以在余生重现辉煌。寒露时节,秋意更浓,...
一、知识扩展:寒露时节的中医养生原理 1.养阴润燥:秋天气候干燥,容易损伤人体的肺阴。寒露时节,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养阴润燥成为此时养生的关键。2.收敛阳气:寒露之后,自然界阳气逐渐收敛,人体阳气也应随之收敛。此时,宜保持心情平和,避免情绪大起大落,以免损伤阳气。3.养肺为先:肺主皮毛,肺气虚弱则...
亲爱的朋友,时间过得真快,瞬间进入季秋了。秋天分三个时段:孟秋,仲秋,季秋。季秋,也是晚秋。一年好景在晚秋!大家可以登山而怡情,也可以赏菊以悦心。漫步在枫林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也是不错的选择!寒露时节欲临,正是晚秋的开始。这是一年最舒适的时节,千万不要学古人,长吁短叹,而悲秋啊!
寒露是第十七个节气。寒露时节,北方大部分地区已入秋,露水增多,有时有霜;伴随冷空气南下,南方地区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因此,寒露节气要注意保暖、防寒、合理饮食和适度锻炼,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秋冬季节的常见疾病。01 寒露登高 重阳节一般在寒露节气的前后,所以寒露也会有很多人去登高。但在登高...
寒露,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标志着秋天已经过半,冬天正在悄然临近。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95°时,我们就迎来了这个独特的节气。寒露的到来,不仅是时间的一个节点,更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份珍贵礼物。在这个时节,我们能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变得愈发浓郁。早晨起床时,窗外的世界被一层薄薄的...
寒露,字面意思即“寒冷的露水”,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的10月8日或9日。在这一天,太阳运行至黄经195度,标志着秋季的深入。寒露时节,气温显著下降,地面的露水因寒冷而即将凝结成霜,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言:“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到来,意味着秋意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