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江独钓图》,〔明〕朱端,绢本设色,171.9×109.0cm,东京国立博物馆藏。(《画里浮生:中国画的隐秘记忆》插图)卸下渔蓑和斗笠的举动,是一个不着痕迹的暗示 “寒江独钓”的画题出自唐代柳宗元那首著名的《江雪》,原本抒发的是诗人的孤独与超脱。很多人在形容传马远画的这幅《寒江独钓图》时也用到...
文\武品文史 这幅画的全称叫做《寒江独钓图》,是宋代画家马远创作的一诗意画,此画宽26.7厘米,长50.6厘米,画虽然不大,但是画中的意境却很独特,画中有一叶扁舟和一个独钓的渔翁,四面都是空白却并不感觉空泛,反而给人一种江水浩渺的感觉。而这幅画的创作灵感是来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
可见,到了宋朝钓鱼中运用“钓车”,已经成为了标配,因此,看到《寒江独钓图》画中的老者用抛竿,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正如明朝的屠隆在《考槃余事》中的记载:“钓用轮竿,竹用紫竹,轮不欲大,竿不宜长,但丝长则可钓也”,因为有了“轮车”,所以能够“放长线,钓大鱼”。
《寒江独钓图》整幅画中只有一叶扁舟、一位独坐垂钓的老翁和几道水纹。仅此三个物象,超大面积的留白,极简的画面,带给每一位观者无尽的想象空间。画家用笔极为克制,整幅画面看似漫不经心的简陋线条,却把该有的细节表现得恰到好处。宽阔的江面、蜷缩的老翁、潺潺的流水,以及微微翘起的船尾,都在极力诠释两个...
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是一个典型的留白和虚实结合的典范。画面中只有一只孤独的船和一个老翁,周围没有任何景物,没有水波,但观者仍能感受到江水的广袤。这种留白让观者的想象力参与进来,填补了画面的不足,创造了一种意境。这种抽象的表达方式,使作品超越了具象,变成了一种情感的传达,让观者去思考和感受。其...
《寒江独钓图》,这幅被誉为千年名画的作品,竟曾被日本掳走。当人们放大观察后,竟发现其中隐藏着诸多惊人的细节。这幅画不仅仅是一幅描绘寒江独钓的静美画面,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内涵。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这幅享誉世界的山水画,曾是圆明园的珍藏。然而,在1860年那场震惊中外的“火烧圆明园”...
第一幅图是由宋代画家马远所绘,其画面与柳宗元的《江雪》诗意相得益彰,简约而不失深远意境。相较其他历代画家的《寒江独钓图》,马远的这幅作品无疑更贴近柳宗元的本意。画面中,一叶扁舟、一位渔翁、一根钓竿,再加上几笔勾勒的波浪,虽简约却透露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深意。寒江的空白处无限延伸,更...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壮阔景象。南宋画家马远深受此诗启发,创作了《寒江独钓图》。这幅诗意画以简约的画风,通过一叶扁舟、几条淡波和四周的空白,展现了浩渺江水中垂钓者的悠然自得。画家巧妙运用空白,突出了中央主体,同时也激发了观众对江水浩瀚的无限遐想。船篷上的蓑衣、草笠等细节刻画,更是让人联想到...
幼受庭训丹青以外经他手收藏过的历代书画金石计有五万余件其中徐熙雪竹图董源山水图范宽晚景图任伯年群仙祝寿图等堪称艺苑珍品 「国画精赏」明·沈周《寒江独钓图》(钱镜塘旧藏吴湖帆题签) 【国画精赏】 明· 沈周 《寒江独钓图》 (钱镜塘旧藏 吴湖帆题签) 沈周(1427~1509),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启南,...
之前提到,马远的画作一般都是“粗中有细”。这幅《寒江独钓图》也不例外,倘若把它放大15倍,还能发现一些细节上的巧思,即寒江上独钓老翁的鱼竿。正常来说,这么小的物件别的画家都是简画成一条线一笔带过。而马远不但画得相当详细,甚至连什么样式的鱼竿都能看出来。各位读者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鱼竿有点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