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林文化,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距今约2万年,是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在南方的代表,内涵丰富,对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以及古人类学和社会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可贵的佐证。 1960年,雅安工业局地质队在汉源县富林镇大渡河与流沙河汇合的第二级阶地进行地质普查时,采集到...
广富林文化遗址,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广富林街道广富林路以北、银泽路以南、沈泾塘以东、油敦港以西,广富林村及北部一带,是目前上海发掘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具有巨大考古价值的遗址,被誉为“揽尽上海千年历史”之地。从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先民首次点燃了广富林的文明之火,在此后漫长岁月里,这里...
广富林文化遗址,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广富林街道广富林路以北、银泽路以南、沈泾塘以东、油敦港以西,广富林村及北部一带,是目前上海发掘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具有巨大考古价值的遗址,被誉为“揽尽上海千年历史”之地。 从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
上海广富林文化遗址:在挖掘中保护,在保护中创新 广富林文化到2006年才被专家确定为一种距今约4000年的新见的考古学文化。它不仅包含了来自南方的良渚文化痕迹,也有来自北方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印记。在挖掘中保护,在保护中创新,如今的广富林文化遗址已成为一个文化标识,引领人们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中西文化...
5月25日下午,文汇讲堂169期“上海6000年(全称为上海文明探源工程:贯古通今向未来 上海6000年)”进入第二讲,主题为《广富林文化中的北来与马桥文化中的南源》,这是第一讲的延续。4月27日第一讲《最初的“上海”》里探讨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承继关系,5月12日的配套研学——“寻上海之...
北京富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1月20日,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宏业路9号院5号楼5层505,目前处于注销状态,经营范围包括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演出);市场调查;经济贸易咨询;企业管理咨询;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承办展览展示活动;会议服务(不含食宿);零售文化用品、体育用品、工艺美术品;教育咨询(不含出国...
广富林文化遗址由文化展览馆、文化演艺中心、文化交流中心三组建筑构成一体,仿佛建筑漂浮于人工湖之中。据说大约在6000年前松江的原住民便在广富林一带繁衍生息。至4000年前,最早一批来自于黄河流域的移民们来到这片土地,与这里的原住民共同创造了广富林文化。民间一直有“先有松江府,后有上海滩;先有广富林,后...
富林文化遗址 富林文化遗址是四川省的地名,以所在地命名。历史沿革 因2009年3月瀑电蓄水淹没。地名含义 因该遗址原位于富林镇,故名。
作为松江着力打造的文化功能区,广富林文化遗址承载着先民的历史文脉。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松江的原住民就在如今的广富林一带繁衍生息。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的广富林地区,孕育了崧泽文化与良渚文化。4000年前,北方的王油坊先民迁居到广富林,与当地原住民一起创造了南北文明相互交融的广富林文化。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