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点麻蜥 01 形态特征 体形细长而略扁平,尾圆柱形,向后渐细。吻端钝圆,背鳞细小而光滑,腹鳞大而扁平。体背面为橄榄棕或棕灰色,具深色点斑或网纹,略呈纵行,腹面为黄白色,体侧和四肢 背面都有镶以黑边的白色、蓝绿或黄绿色眼斑,从肩部向后至尾基部两侧的纵行眼斑尤为鲜艳。02 生态习性 生活在海拔 ...
密点麻蜥基本特征 密点麻蜥身体表面覆盖细密鳞片,背部呈现灰褐色或黄褐色基调,沿着脊椎分布着两排对称的深色圆斑,这些斑点边缘清晰,状如撒落的黑芝麻粒,因而得名。头部呈三角形,眼睑位置长有透明瞬膜,这种特殊结构能让它们在沙尘环境中保持视力清晰。成年个体体长通常在15-20厘米之间,尾巴占全身长度的三分之二,具有...
密点麻蜥指名亚种(Eremias multiocellata multiocellata Günther,1872)是蜥蜴科麻蜥属的一种动物。形态特征 特征:眶下鳞不楔人上唇鳞之间。体侧有1列色泽鲜艳的清晰眼斑。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由辽宁(彰武), 内蒙古(通辽经腾格里沙漠, 锡林郭勒草原, 乌兰察布草原, 阿拉善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 鄂尔多斯草原)...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Lacertidae蜥蜴科Eremias multiocellata密点麻蜥01形态特征体形细长而略扁平,尾圆柱形,向后渐细。吻端钝圆,背鳞细小而光滑,腹鳞大而扁平。体背面为橄榄棕或棕灰色,具深色点斑或网纹,略呈纵行,腹面为黄白色,体侧和...
密点麻蜥,头体长56-61毫米,尾长55-82毫米。体形细长而略扁平;尾圆柱形,向后渐细,易断,可再生。吻端钝圆;吻鳞呈五边形邻接第一枚上唇鳞和上鼻鳞;鼻孔开口于3枚鼻鳞间,左右上鼻鳞在吻鳞后缘相切,下鼻鳞下切前3枚上唇鳞,后切前颊鳞,后鼻鳞小,后切前颊鳞和额鼻鳞;额鼻鳞单枚;前额鳞2枚;额鳞单枚...
中国分布在辽宁、内蒙古、新疆、陕西、宁夏、甘肃、青海等地。密点麻蜥5月份进行交尾,在雌蜥输卵管内已可见到开始发育的受精卵3-4枚,卵长圆形,卵径(5-8)mm×(4-5)mm;卵胎生,待产时的幼蜥体长达17mm,繁殖产仔期可延续到8月。雌蜥在6月因怀胎常隐身岩石之下或深居洞中,不易寻觅。1997-...
在科的分类上,密点麻蜥属于蜥蜴科 Lacertidae,这是一个广泛分布且物种丰富的科,包含了各种类型的蜥蜴。至于属,它属于麻蜥属 Eremias,这个属的成员通常适应干燥的环境,形态特征各异。最后,我们来到了最具体的种级分类,密点麻蜥的学名是 E. multiocellata,这个名称清楚地指出了它的特征,即多细胞...
学名:密点麻蜥 科名:蜥蜴科 属名:麻蜥属 俗名:蛇虎子、蝎虎子、麻蛇子、四脚蛇 拉丁文名:Eremias multiocellata 英文名:Multiocellated racerunner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Günther,1872 简介:头体长56-61毫米,尾长55-82毫米。体形细长而略扁平;尾圆柱形,向后渐细,易断,可再生。吻端钝圆;吻鳞呈五边形邻接第一枚...
密点麻蜥莎车亚种 密点麻蜥莎车亚种(Eremias multiocellata yarkandensis Blanford,1875)是蜥蜴科麻蜥属的一种动物。形态特征 眶下鳞扩大,楔人上唇鳞。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兰州盆地、青海东部、柴达木盆地南部和新疆天山南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