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兆鳌《杜诗详注》引黄生语认为杜甫此诗乃借韩君之经历“因以自寓”,置身政治漩窝之中,个人的命运实在难于左右,杜甫对此有切肤之感,故而尤能深刻体会韩谏议“帷握未改神惨伤”的意味。杜甫借韩君以自寓,韩谏议的形象处处可见诗人自己的影子,不禁感慨系之。至于“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枫香”,直不知...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这两句是说,诗人虽染病在床,但很思念住在洞庭湖边的韩谏议——韩谏议啊,你是一位君子,我时刻在思念着你。此刻,想必你住在那美丽的秋水旁的山庄里,在洞庭湖里洗脚,望着八方荒远之地,心驰神往,悠悠闲闲。怀思之意,娓娓动人,足见情意真挚。 出自杜甫《寄韩谏议》 今我不...
《寄韩谏议》【评析】 此诗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在夔州时写给韩注的。杜甫在本诗中对韩注的遭遇表示惋惜,对当时的权臣排挤贤才表示愤懑,并希望朝廷能重用韩注这样的人才。对韩注惋惜,为韩注呼吁,其实也是诗人自己心怀的表露。本诗的写法别具一格,全借仙家情景作比喻,朦胧缥渺,隐约见意。全诗两用“美人隔...
寄韩谏议 唐代 杜甫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骐驎翳凤凰。芙蓉旌旗烟雾乐,影动倒景摇潇湘。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昔随刘氏定
寄韩谏议(杜甫)原文及赏析 寄韩谏议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异新鸿儿。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解析: 杜甫的《寄韩谏议》是...
唐诗三百首之《寄韩谏议》赏析 【作者介绍】 杜甫(公元712年-770年),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市),后迁居巩县(今河南巩县),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世人称之为:诗圣,是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与同年代“诗仙”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的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
以“运筹帷握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汉书·高祖纪》)的韩张良喻韩谏议,颇多称许之意。仇兆鳌《杜诗详注》引黄生语认为杜甫此诗乃借韩君之经历“因以自寓”,置身政治漩窝之中,个人的命运实在难于左右,杜甫对此有切肤之感,故而尤能深刻体会韩谏议“帷握未改神惨伤”的意味。杜甫借韩君以自寓,韩谏议的形象...
《寄韩谏议注》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前六句为第一段,写怀念韩某远在洞庭,日月更迭,思念益切。“玉京”六句为第二段,写朝廷小人得势,而贤臣远去。点出韩某已罢官去国。“似闻”六句为第三段,写听到韩某罢官原因,以张良比之,颂其高洁有才。末四句为第四段,抒写自己感想,并望韩某再度出山...
杜甫《寄韩谏议》全诗及翻译赏析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这两句是说,诗人虽染病在床,但很思念住在洞庭湖边的韩谏议——韩谏议啊,你是一位君子,我时刻在思念着你。此刻,想必你住在那美丽的秋水旁的山庄里,在洞庭湖里洗脚,望着八方荒远之地,心驰神往,悠悠闲闲。怀思之意,娓娓动人,足见情意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