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赞上人 杜甫〔唐代〕 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年侵腰脚衰,未便阴崖秋。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茅屋买兼土,斯焉心所求。近闻西枝西,有谷杉黍稠。亭午颇和暖,石田又足收。当期塞雨干,宿昔齿疾瘳。裴回虎穴上,面势龙泓头。柴荆具茶茗,径路通林丘。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 完善 译文及注释...
寄赞上人 唐代 杜甫 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年侵腰脚衰,未便阴崖秋。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茅屋买兼土,斯焉心所求。近闻西枝西,有谷杉黍稠。亭午颇和暖,石田又足收。当期塞雨干,宿昔齿疾瘳。裴回虎穴上,面势龙泓头。柴荆具茶茗,径路通林丘。与子成二老,来往亦
最后商定稍作休息后,继续出外寻找理想的卜居地。然而杜甫和赞公在西枝村周围看了好几遍,都未能找到如意的卜居地,杜甫只好暂时回到秦州城里。过了几天他又听说西枝村西边有一条山谷,那儿风光无限,条件不错。于是又产生了再去西枝村与赞上人一同寻找卜居地的想法。为此杜甫用诗的形式给赞上人写了一封信,再次谈...
《寄赞上人》被选入《全唐诗》的第二一八卷第八首。这可以说是一篇诗体书信。从内容着眼,这首诗可分三段。第一段八句,通过对前一次卜邻的回顾,引出诗人置“草堂地”的条件。杜甫到秦州后所以再三想到西枝村,就是因为那里有赞公这位“上人“的缘故。第二句中不言“卜居”而说“卜邻”,正是这个意思。三至...
寄赞上人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于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在秦州(治今甘肃天水市区)所作。 参考资料: 1、韩成武 张志民,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278页 寄赞上人赏析 《寄赞上人》被选入《全唐诗》的第二一八卷第八首。这可以说是一篇诗体书信。 从内容着眼,这首诗可分三...
寄赞上人 作者:唐·杜甫 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 年侵腰脚衰,未便阴崖秋。 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 茅屋买兼土,斯焉心所求。 近闻西枝西,有谷杉黍稠。 亭午颇和暖,石田又足收。 当期塞雨干,宿昔齿疾瘳。 裴回虎穴上,面势龙泓头。 柴荆具茶茗,径路通林丘。 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 【注...
《寄赞上人》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 年侵腰脚衰,未便阴崖秋。 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 茅屋买兼土,斯焉心所求。 近闻西枝西,有谷杉黍稠。 亭午颇和暖,石田又足收。 当期塞雨干,宿昔齿疾瘳。 裴回虎穴上,面势龙泓头。 柴荆具茶茗,径路通林丘。 与子成二老,来往亦...
寄赞上人译文及注释 译文 前几天蒙您陪同前往南山,去寻找一处栖身之地与您为邻。 我年纪渐老腰脚乏力,在阴崖下居住实属不便。 我想找的是一块重冈北护、终日得阳的地方,买所茅屋置点田地以终天年。 听说西枝村的西边有个山谷,那里长满了杉树和漆树。 正午时阳光颇为和暖,石田土质良好作物能够丰收。
寄赞上人杜甫, 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年侵腰脚衰,未便阴崖秋。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茅屋买兼土,斯焉心所求。近闻西枝西,有谷杉黍稠。亭午颇和暖,石田又足收。当期塞雨干,宿昔齿疾瘳。裴回虎穴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