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天柱山余秋雨①我们是坐长途汽车进天柱山的,车上有十多个人,但到车停下以后一看,他们大多是山民和茶农,一散落到山岙里连影子也没有了,真正来旅游的只是我们。②开始见到过一个茶庄,等到顺着茶庄背后的山路翻过山,就再也见不到房舍。山外的一切平泛景象突然不见,一时涌动出无数奇丽的山石,山石间掩映着丛...
余秋雨在《寂寞天柱山》中感慨:“天柱山一直没有一部独立的山志。”好像他才是天柱山美的发现者,若是如此,当然值得称道。但我知道,《寂寞天柱山》首刊于1991年第6期的《收获》杂志,其《文化苦旅》首版于1992年。而乌以风先生的《天柱山志》(作为国内首部《天柱山志》)1984年8月首版于安徽教育出版社。...
天柱山,这座寂寞的山,曾经让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百思不解。为何这座山能成为李白、苏东坡、王安石、黄庭坚等文豪笔下的归处?为何汉武帝册封的“南岳”古号会被隋文帝废弃?曾经的佛道二教传经地如今为何空余三祖禅寺的冷清?高中毕业时,班里的男生组织了一次天柱山的毕业旅行,而我始终没有成行。今天,在小姐姐的...
那就约定好了,今年要去天柱山看雪! #安徽天柱山 #2024冬季初雪 #余秋雨《寂寞天柱山》 - 安徽天柱山于20241212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36.3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寂寞天柱山(节选)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1.(1)中国古代许多大文豪、大诗人都曾希望在天柱山安家。(2)领起下文,为下文的展开作铺垫。 2.(1)和一位在天柱山长期隐居的高人饮酒畅叙三日,话题总不离天柱山,深受这位高人的影响。(2)想结束自己颠沛流离的动荡生活,下决心要拜谒...
我认为,天柱山之所以能给古人一种居家感,一个比较现实的原因是它地处江淮平原,四相钩连,八方呼应,水陆交通畅达,虽幽深而无登高之苦,虽奇丽而无柴米之匾,总而言之,既宁静又方便。 但是,正是这种重要的地理位置,险要而又便利的生存条件,使它一次次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成了或要严守、或要死攻的要塞所在。这样,它...
寂寞天柱山现在有很多文化人完全不知道天柱山的所在,这实在是不应该的。 我曾惊奇地发现,中国古代许多大文豪、大诗人都曾希望在天柱山(潜山)安家。他们走过的地方很多,面对着佳山佳水一时激动,说一些过头话是不奇怪的;但是,声言一定要在某地安家,声言非要在那里安度晚年不可,而且身处不同的时代竟不谋而合地...
正如一位作家所言,天柱山是寂寞的。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的辉煌如今已成为过往云烟,而山依旧矗立,沉默而坚定。 2⃣️ 然而,山并不寂寞。先贤们虽已离去,但他们的精神依然通过摩崖石刻、山谷流泉等文化遗产传承下来。天柱山的奇峰异石,无论时代变迁,无论世事如何更迭,都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如果你有机会去游览天柱山,可能会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寂寞。余秋雨先生的《寂寞天柱山》一书中,详细描述了他对这座山的情感。他曾在书中写道,自己曾试图攀登天柱山,但因为登山道实在太长,最终未能抵达天柱峰。在登山的过程中,他不仅对天柱山的历史文化和奇峰怪石赞不绝口,还提到了历代文化名人未能在此安家。这种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