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宿北战役为标志,华东地区防御作战由分散到集中,是一个战略性的转折。华中野战军主力撤离苏中战场,随着战局的发展,还可能再撤出苏北。这样,整个华中将处于敌后,华中将以游击战和部分运动来配合正面战场。面对这样一个大变化,华中野战军、山东野战军需要打一个大胜仗,使士气民心转变。宿北战役胜利,解决华东党政军民...
宿北战役是1946年12月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联合作战后全歼国民党整编师的一次典型战役。毛泽东电贺战役的胜利,传令嘉奖有功将士,认为此役于大局有利。粟裕将此役称为胜利实现华东战区第一个转折的标志。山野、华野实现统一指挥 1946年内战爆发后,华中野战军、山东野战军分别取得了苏中七战七捷、朝阳集战役的胜利,但由...
过去山东野战军一分为二,一直未能集中兵力作战,因而在一段时期内打不好仗,直到宿北战役,山东野战军才集中了。而山野、华野两支野战军全部集中作战,那是宿北战役以后的事了。
宿北战役的战略方针一经确定,粟裕与陈毅又策划了之后的战略布置。因徐向前染病无法到前线,那么接下来要计划的,也不能只是宿北战役。如果这一仗打好,华东到华中沿线战局将发生变动,集合大军北上可杀鲁南之敌,南下则直逼涟水,西进还可以进一步威胁敌人徐州布局,总之,傍恃陇海路,进退都自由了许多。此外,灭了69...
宿北战役大捷,但背后却存在隐患,陈毅的想法得到毛主席认可 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主力会师后,于1946年12月中旬在宿迁、沭阳、新安镇一带发动了宿北战役。这是一次巧妙的大迂回战术,旨在突破国民党军沿陇海铁路的防线,为接下来的鲁南战役打开局面。这场战斗使国民党军第69师和第10旅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经过惨烈的...
宿北战役纪念宿北战役胜利77周年华东战区第一个转折的标志 1946年华东地区国民党军队由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指挥,先后攻占了华中、淮南、淮北和鲁南的部分地区,打通了胶济铁路,对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主力形成了半包围态势。11月中旬,国...
在军事历史中,真相往往比外表更为复杂,正如宿北战役内幕一样,充满了矛盾和误解。通过深入研究和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尊重那些为国家利益而付出巨大努力的人们,即使在指挥层面存在一些争议和混乱。毕竟,历史是由各种维度构成的,只有全面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汲取经验教训,不断前行。本文探讨了宿北战役...
宿北战役是1946年12月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会师后发动的第一场大战役,在江苏省宿迁县(今江苏省宿迁市)以北地区围歼国民党整编第69师,师长戴之奇自戕,副师长饶少伟被俘。 统一指挥,密切协同。战役指挥支配战役行动,直接影响战役成败,只有各力量之间协调一致的行...
宿北大战历时7天,歼敌2万余人,陈毅粟裕的华东野战军真厉害 宿州城北是宿北大战纪念塔和纪念馆,其前身是宿迁市烈士陵园。纪念馆始建于1954年,位于园区北部。现在开放的是新馆,共2层,展览以图片为主,详细介绍了宿北大战的前因后果。纪念塔落成于1963年4月,通高33.12米,由陈毅元帅亲笔题写“宿北大战马陵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