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宾阳县有炮龙扎制艺人近20人。扎制炮龙是一个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手工活,仅龙头就有1000多个捆绑点,一条炮龙往往需要多人合作半个月才能完成扎制。代代师传,薪火不断,炮龙已是宾阳县一张“舞动”国内外的文化名片。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pagebreak 在广西宾阳县宾州镇三联街,炮龙扎制艺人邹玉特...
根据《宾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记载,舞炮龙活动在宾阳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研究中国舞龙文化的重要案例。这一活动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舞龙文化,也象征着中华儿女在烈火中良性循环和不折不挠的大无畏精神。游彩架是宾阳另一项重要的传统民间游艺活动,起源于清代,由广东佛山武举人李若珠传入。彩架又称“游色架”,是...
在广西宾阳县文化广场,人们在炮龙比赛中舞龙(2016年2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在广西宾阳县宾州镇,炮龙扎制艺人邹玉特在装饰炮龙(2016年2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宾阳县始于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桂中南重要交通枢纽、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交通节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炮龙节有着“东方狂欢节”的美誉。是广西四大古镇之一和桂中南重要商品集散地,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获批全国首批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等荣誉。传统手工业历史久远,新桥...
2月20日晚,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举行2024年炮龙节百龙舞宾州活动,超过100条炮龙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锣鼓声和欢呼声中起舞。宾阳县被誉为“中国炮龙之乡”。宾阳炮龙节是当地汉、壮民族文化融合的民间节庆,至今已有千年历史,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炮龙的材料主要是竹片和纸张。龙头和龙尾由...
宾阳,这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拥有着丰富的非遗文化。炮龙文化、古城古韵文化、宾阳·王阳明文化、昆仑关文化、黎湛铁路文化,这五大文化是宾阳的瑰宝,也是非遗传承的精髓。 🐉 炮龙文化:宾阳的炮龙节,是当地最盛大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人们会舞动炮龙,祈求来年平安吉祥。 🏰 古城古韵文化:宾阳的古城,见证...
文化中国行|宾阳炮龙节的归龙之旅 广西宾阳县被誉为“中国炮龙之乡”。宾阳炮龙节是当地汉、壮民族文化融合的民间节庆,至今已有千年历史。炮龙文化融入到了每一个宾阳人的记忆里,它代表着宾阳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开拓进取的特质。戳视频,看外出的游子如何传承炮龙文化,让千年的炮龙焕发新生机。记者:...
5月16日,《南宁日报》刊发县委书记施杰的署名文章《以宾阳“五大文化”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共识与力量》。文章指出,近年来,宾阳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理念,积极提炼优秀历史文化精髓,深入挖掘并逐步形成了宾阳“五大文化”,...
2月20日晚,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举行2024年炮龙节百龙舞宾州活动,超过100条炮龙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锣鼓声和欢呼声中起舞。 宾阳县被誉为“中国炮龙之乡”。宾阳炮龙节是当地汉、壮民族文化融合的民间节庆,至今已有千年历史,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