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因自立军起义计划遭到泄露,唐才常被抓捕牺牲,容闳也遭到张之洞通缉,容闳不得不于1900年9月1日从上海经日本避居香港和澳门。9月3日抵达长崎后,容闳又跟唐才常胞弟唐才质、负责自立军事务的族弟容开(星桥)以及孙中山多次密谈,商议反清革命事宜,这是容闳着手支持反清革命的开端,也是他与孙中山合作的开始。 光绪二...
容闳年轻时便曾与太平天国打交道;满清开明官员们发起的洋务自强运动期间,容闳又向曾国藩进言,若要船坚炮利,必先造“制器之器”,并直接参与创建了中国近代第一座完整的机器厂——上海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同时组织了第一批官费留美幼童,为洋务运动提供新鲜血液;之后容闳又连续参加了戊戌维新变法,最终在多年奋斗后...
《容闳》是由鲍海鸣执导的历史人物剧,由杜俊泽、禹童、马杰、牟凤彬、杨晓波主演。该剧讲述了1840年鸦片战争后,广东香山县南屏村少年容闳留洋回国经历甲午战争失败后,认清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进而支持参与戊戌变法,失败后遭清政府通缉,辗转流亡美国,后渐趋支持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活动,1912年他带对故土的依恋...
(1828-1912),原名光照,族名达萌,号纯甫,广东香山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容闳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是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1828年深秋,容闳出生在广东香山县南屏村的一户贫困农家。1835年,七岁的容闳跟随父亲去澳门,入读澳门马礼逊学堂,...
子渊之前曾为大家介绍了清末“庚子赔款”的去向,其中提到了“庚款留美幼童”,引发了广大读者的强烈兴趣,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中国留学生之父、唯一全程参与近代史的中国人——容闳。 ▲容闳画像 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容闳怀揣着以留学为核心的“教育救国”计划,从大洋彼岸的美国归来。作为中国第一个毕业于耶鲁大学的...
1828年11月17日,容闳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镇)一户贫困农家。南屏村位于香山县西南部,其东南方向与澳门仅一水之隔。此时的澳门已经被葡萄牙殖民者租占了近300年之久。清代自康熙后期至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一直实行禁教政策,但是西方传教士一直以澳门为中心,在中国沿海悄悄开展传教活动,并为...
他的名字叫容闳。 1828年11月17日,容闳出生在广东香山的一个小岛上。他家境贫寒,七岁时被送入一个教会学堂,指望他能学点洋话,以后可以给外国人做仆人。五年后,学校停办,容闳的父亲也在这时去世,十二岁的容闳只好回家做活糊口。曾有一次,容闳和姐姐一道跟一老农在田里劳动。老庄稼人听说容闳进过洋学堂,十分好奇...
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将来参加科举考试才是读书人正儿八经的发展道路。容闳就读的这种学校,很难登上大雅之堂。但容闳家境贫寒,父亲只能供一个孩子进私塾,容父的期许是:哥哥走仕途改变家运,容闳随便读点书将来做生意挣点小钱。没想到的是,容闳非常地聪慧勤奋,他不用任何人督促,系统地...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一位人物与中国留学生的命运紧紧相连,他是开启中国留学生先河的绝对先驱,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留学第一人,也是在耶鲁大学留学的第一位中国人,从耶鲁毕业时他被师生们亲切地称为“来自古老中国拖着长辫进入耶鲁大学的第一位学士”,他——就是容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