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宝田这一年,已经是年近七旬了。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他的徒弟们不是逃难,就是走上了抗日战场。原本很热闹的院落,也已经变得冷清了。但是,许世友的到来,又让这里热闹了起来。宫宝田热情地将许世友将军迎进了自己的小屋,然后两个人就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了武术。聊着聊着,宫宝田就开始向许世友介...
原来许世友以为宫宝田既然是皇家的“大内总管”,那么他就应该生得一副铁塔般的身躯,目露精光、掌如蒲扇,四肢粗壮如铁筒,结果他看到的宫宝田身材瘦小,其貌不扬。再加上当时宫宝田已年过七旬,许世友疑心他早就不能耍功夫了。许世友那厢心里正犯嘀咕呢,宫宝田打开大门,盛情地将他们请到大堂之上,又吩咐家...
宫宝田(1871—1943),山东乳山青山村人,生于贫苦农家,13岁因家贫辍学,赴京在米店当学徒。机缘巧合下,他在送米至王府时目睹八卦掌宗师尹福(董海川弟子)授艺,被其身形灵动、招式精妙所震撼。尹福见其筋骨奇佳,破例收徒,从此开启武学之路。宫宝田习武极为刻苦,每日练功至汗水注满木碗方休,短短五年即...
在那时,清朝末代的一位顶尖武艺高手,宫宝田,他的名字真是如雷贯耳,就连张作霖都甘愿降低身份,特地邀请他来坐镇守护。【大展身手,得人赏识】民国初年,各地军阀势力错综复杂,导致多处地方各自为政。东北的“东北王”张作霖,听闻了宫宝田的大名,心生仰慕,希望能请他出山,成为“奉系”军队的武术指导,教授...
宫宝田隐退回乡后积极推广传统武术,义务传授抗战勇士拳脚功夫。除了教授武术外,宫宝田还拿出了早年积下的家当,换成药品无偿捐献给抗战队伍。他的义举得到了无数乡邻的赞颂,抗日名将许世友听了他的名头也特意赶来探望。那是1941年的事儿了,许世友来到乡里看望宫宝田,那时的宫宝田已年至古稀。宫宝田虽当过四...
他叫宫宝田,清朝最后一位大内高手。四九城学艺,被夸是好苗子 1871年,山东乳山崖子镇青山村一户普通家庭,诞生了一名男婴,被父亲取名为宫宝田。跟现代上了初中就辍学打工的年轻人一样,只读了几年私塾的宫保田,就被同乡带到了北京城打工。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名为元亨利的米行当小工,干点搬货送货的...
起初,宫宝田生得身材矮小,相貌也平平无奇。张作霖见了他这模样,便觉得他是在故意夸大其词,根本配不上他那所谓大内高手的名声。张作霖心里不禁暗自寻思:难道传闻里厉害无比的大内高手就长这副样子?宫宝田察觉到张作霖投来那略带质疑的目光后,便主动提出要与张作霖比试一番。此次比试的规则设定为:先由宫...
李存义对宫宝田的武术十分钦佩,主动上前送给宫宝田一本形意拳的秘籍,希望能为形意拳找到一位传承人。宫宝田自此又糅合了形意拳的打法,成了远近闻名的“高手”。清朝末年,政局动荡,民族危机,外国列强纷纷侵略中国,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慈禧迫切需要一些武功高强...
宫宝田,(1870—1943) ,清未民国武术家,乳山市崖子镇青山村人。先后任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近身侍卫,清廷最后一任大内侍卫总管。天道酬勤,仅仅二十来岁的宫宝田已在八卦拳的殿堂之内登堂入室,尽窥奥秘。尤其是他纵身飞起数丈高的轻功,如同猿猴轻灵穿越于参天大树之上,独步天下,武林中称其为“宫猴子”。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