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7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宫勇吉教授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期刊发表题为“A Lithium Dendrite Inhibitor in Graphite Anodes Enabling Fast-Charging and Low-Temperature Lithium-Ion Pouch Cells”的研究论文,团队成员古小康为论文...
基于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宫勇吉教授和翟朋博博士、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杨承博士(共同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一种锂离子选择性传输层,以实现高效且无枝晶的锂金属负极。逐层组装的质子化氮化碳(PCN)纳米片具有均匀的宏观结构、无晶界,基面上有...
宫勇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二维材料的规模化合成及其在新能源、信息器件方面的应用,包括锂金属电池、半导体器件等。201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得本科学士学位。2015在美国莱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6-2017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在材料学相关领域以通...
28岁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宫勇吉。 事实上,年轻学者从学生转作教师,直接跨过讲师、副教授等级别,直接担任教授的,许多都是通过国家“青年千人计划”自香港或国外名校引进的人才。据公开资料显示,1989年出生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刘知琪,1990年出生的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曾经在9年前从北大毕业,赴美国莱斯大学读博的山东男孩宫勇吉,在斯坦福大学做博士后工作之后,于2017年便归国效力,成为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还获得300万元的科研经费,以及一套价值千万的北京房子。宫勇吉是谁?一、农村男孩,摘得化学竞赛金牌,保送北大 1989年,宫勇吉出生于山东莱阳龙旺庄街道东祝...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宫勇吉教授团队在Nature Synthesi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Synthesis of two-dimensional transition metal phosphorous chalcogenides and their high-entropy alloys”的最新论文。第一作者为阙海峰,李泌轩为共同一作。团队提出了一种空间限制化学气相传输策略(CVDT),该方法能够在避免相分离和...
能够发表那么多学术论文,宫勇吉的来历自然也非同一般。2011年到2015年期间,宫勇吉在美国莱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莱斯大学是美国的一所私立大学,每年招收的学生很少,在校生总共加起来也才几千人。虽然人少,但莱斯大学的实力非常强,与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级名校并称为“新常青藤”院校,在...
北航宫勇吉EnSM:功能性SnS2修饰隔膜助力耐用锂金属电池 锂金属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最有前景的负极之一。然而,锂金属负极(LMAs)的实际应用却受到无法控制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形成和有害的锂枝晶生长的阻碍。图1 制备工艺及表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宫勇吉等利用精心设计的 SnS2 纳米薄片涂层对商用聚丙烯(PP)...
宫勇吉教授,男,201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得本科学士学位;2011-2015年在美国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 Pulickel M. Ajayan 教授课题组取得博士学位。2016-201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isty) Yi Cui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已全职回北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