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部[ xiàn bù ] ⒈ 刑部。 引证解释 ⒈ 刑部。 引《隋书·百官志下》:“诸曹侍郎并改为郎。又改吏部为选举郎,礼部为仪曹郎,兵部为兵曹郎,刑部为宪部郎,工部为起部郎,以异六侍郎之名。”唐 白居易 《微之就拜尚书居易续除刑部因书贺意兼咏离怀》:“我为宪部入南宫,君作尚书镇 浙东。”《资治...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宪部是一个指代国家法律制度的成语,宪指宪法,部指部门。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国家法律制度的各个部门或机构。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宪部是由“宪法”和“部门”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宪法是国家最高法律,规定了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机关的职权和责任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部...
宪部 百科释义 报错 宪部,汉语词语,读音xiàn bù,意思是唐官署名。玄宗天宝十一载(752),改刑部为宪部。肃宗至德二载(757)收复两京后,复原名。 查看百科 注:百科释义来自于百度百科,由网友自行编辑。©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百度首页 问题反馈 商务合作 关注微博 ...
刑部在古代负责处理司法事务,而宪部则是一个更为专业的司法部门,主要负责制定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以确保法律的公平与公正。从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出,刑部和宪部都是古代司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维护着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在古代,刑部和宪部的职责有所不同,但它们都致力于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公正...
宪部 首页>汉语词典 《宪部》 词语宪部 拼音xiàn bù注音ㄒㄧㄢˋㄅㄨˋ 解释1更多:https://www.bmcx.com/.刑部。 其它“宪”字典“部”字典
宪部尚书 宪部尚书,官名。即刑部尚书。沿革 唐玄宗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改,肃宗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复名刑部尚书。参见“刑部尚书”。品级 正三品。
历史官职> 宪部 官署名。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至肃宗至德二载(757)改原刑部而置。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曾改原刑部属部之总部而置。次年改于刑部下置十二清吏司,遂罢。 官署名。唐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改刑部为宪部,刑部尚书、侍郎为宪部尚书、侍郎;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复旧。参见“刑部”。
宪部 基本解释:1.刑部。 分解解释:宪(xiàn,)宪(憲)xiàn法令:宪章。宪令。宪兵。指“宪法”:违宪。立宪。制宪。笔画数:9;部首:宀;笔顺编号:445312135 部(bù,)部bù全体中的一份:部分(“分”读轻声)。外部。腹部。局部。全部。部件。部位(位置)。机关企业按业务范围分设的单位:外交部。编辑部。部队(...
我国宪法的颁布时间可以追溯至1954年。具体而言,我国现行宪法的颁布及修订历程如下: 首部宪法的颁布: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后续宪法的制定与修订: 在首部宪法之后,我国又于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分别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