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宪宗 李纯 唐宪宗,805年-820年在位,唐朝第11位皇帝。段正严 大理宪宗,1108年-1147年在位,大理国第17位皇帝。蒙哥 元宪宗,1251年-1259年在位,蒙古帝国第4位大汗。朱见深 明宪宗,1464年-1487年在位,明朝第8位皇帝。其他国家宪宗 王璋,高丽宪宗忠宣王,1298年、1308年-1313年在位,高丽王朝第26位...
在历史上,宪宗是皇帝的庙号。古人认为“博闻多能曰宪”,因此被冠以宪宗庙号的帝王显然是个好皇帝。不过,“宪”的还有一层意思是指“虽多能,不至于大道”。也就是说宪宗皇帝虽然博闻多能,但在个人品行修养或治国纲要方面仍有缺失,达不到最佳标准。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四位庙号为“宪宗”的皇帝。一、...
第一位:唐宪宗李纯 唐宪宗李纯是唐朝的第12位皇帝,唐德宗李适孙子、唐顺宗李诵长子。他从一个普通的郡王到登上最高权力的顶峰,仅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李纯在位期间努力改革弊政,削弱藩镇势力,统一全国,史称“元和中兴”。唐宪宗统治时期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前明后暗,跟他的先祖唐玄宗李隆基有得一拼...
李纯,即唐宪宗,本名李淳,唐德宗李适之孙,唐顺宗李诵长子,唐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共15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立为太子,改名李纯,监国理政,同年八月,为宦官俱文珍等拥立。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勤勉政事、力图中兴,从而取得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
元和十四年(819年)四月,宪宗将裴度调出朝廷,出任河东(治太原)节度使。裴度出镇以后,另一位正直的宰相崔群也受到皇甫镈等人的排陷。平淮西后,宪宗志骄意满,于元和十四年(819年)七月,册号为元和圣文神武法天应道皇帝。此前,在讨论尊号时,崔群提出尊号中即有“睿圣”,就不必再加“孝德”二字,宪宗闻...
第一位:唐宪宗李纯 唐宪宗李纯是唐朝的第12位皇帝,唐德宗李适孙子、唐顺宗李诵长子。他从一个普通的郡王到登上最高权力的顶峰,仅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李纯在位期间努力改革弊政,削弱藩镇势力,统一全国,史称“元和中兴”。唐宪宗统治时期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前明后暗,跟他的先祖唐玄宗李隆基有得一拼。在...
这4位宪宗皇帝分别是:唐宪宗李纯,大理宪宗段正严,元宪宗蒙哥,明宪宗朱见深。 想要更深刻地理解“宪宗”这个庙号代表的意思,我们需要先看看这4位皇帝都干了什么。 一、唐宪宗李纯 李纯是历史上第一个宪宗皇帝。他是唐朝第12个皇帝,出生于安史之乱之后23年,登基于安史之乱之后50年。
播放出现小问题,请 刷新 尝试 0 收藏 分享 0次播放 唐宪宗李纯:改革与迷信的皇帝 一曲落笔成画人 发布时间:52秒前还没有任何签名哦 关注 发表评论 发表 相关推荐 自动播放 加载中,请稍后... 设为首页©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意见反馈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
唐宪宗李纯(778年-820年),初名淳,后改名纯,史称“中兴之主”,唐顺宗李诵长子,唐德宗李适的孙子。唐朝的第十二位皇帝。众所周知,安史之乱的爆发,导致唐朝由盛转衰。虽然这场叛乱最终被平定,不过,藩镇割据的局面已然形成。等到李纯即位后,更是面临着一个更加破败不堪的唐朝。一 李纯原名李淳,为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