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宣汉篇儒者称五帝、三王致天下太平,汉兴已来,未有太平。彼谓五帝、三王致太平,汉未有太平者,见五帝、三王圣人也,圣人之德能致太平;谓汉不太平者,汉无圣帝也,贤者之化,不能太平。又见孔子言“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方今无凤鸟、河图,瑞颇未至悉具,故谓未太平。此言妄也。夫太平以治...
《论衡》宣汉篇 【题解】 “宣汉”就是宣扬汉代的“功德”。王充在本书《恢国篇》中说:“《宣汉》之篇,高汉于周,拟汉过周”,在《须颂篇》中说:“《宣汉》之篇,论汉已有圣帝,治已太平。”可见他是很看重《宣汉篇》的。王充认为,太平盛世的标准,应当是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以此为标准,他把汉代与周代...
《论衡》卷十九·宣汉篇全文主要内容如下:反驳儒者关于太平的观点:儒者认为五帝、三王时期天下太平,而汉朝以来未有太平。王充反驳说,这种看法是因为他们认为五帝、三王是圣人,能致太平;而汉朝无圣帝,故未能太平。他又引用孔子的话“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来说明,但认为现在无凤鸟、河图...
《中国影像方志》 第368集 四川宣汉篇 选集 更多 《中国影像方志》 第876集 西藏江达篇 《中国影像方志》 第875集 山东桓台篇 《中国影像方志》 第874集 青海海晏篇 《中国影像方志》 第873集 内蒙古达拉特旗篇 《中国影像方志》 第872集 青海大通篇 ...
宣汉篇出处:论衡 原文: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此言颜渊学於孔子,积累岁月,见道弥深也。《宣汉》之篇,高汉於周,拟汉过周,论者未极也。恢而极之,弥见汉奇。夫经熟讲者,要妙乃见;国极论者,恢奇弥出。恢论汉国在百代之上,审矣。何以验之?黄帝有涿鹿之战;尧有丹水之师;舜时有苗不服...
2023年以来,宣汉县以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为契机,按照“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矛盾不上交”目标要求,整合基层化解矛盾纠纷资源,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机制,提升为民服务质效,让群众“...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党的十八大以来,宣汉县紧跟时代变革的脚步,踏准发展的每个节奏,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成绩卓著,一页页经济发达、文化昌盛、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时代答卷”跃然纸上。行走在宣汉427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目光所及之
《论衡。卷十九。宣汉篇》【译文】是为了考察事理的真情,判断论说者的实际情况。世俗喜好赞美称颂远古时代,说祥瑞就认为古代的为好,论治理天下就认为古代的帝王贤明,在当今见到卓绝的帝王,却始终不相信。即使尧、舜再生,恐怕也不会获得圣人的美名。打猎的人猎获了禽兽,旁观的人就对打猎感兴趣,由于没有观看到捕鱼...
《论衡》卷十九·宣汉篇 译注 3315:45 《论衡》卷十九·恢国篇 1913:12 《论衡》卷十九·恢国篇 译注 2720:59 《论衡》卷十九·验符篇 1608:23 《论衡》卷十九·验符篇 译注 3511:51 《论衡》卷二十·须颂篇 4112:18 《论衡》卷二十·须颂篇 译注 4017:58 《论衡》卷二十·佚文篇 1910:41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