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机会来到洛阳,一定不要错过北郊机场附近的古墓博物馆,那里有一座非常值得一看的北魏皇陵——宣武帝景陵。虽然北魏皇陵的整体规模不算大,但这座景陵还是有一些独特之处。 景陵的规模和结构 🏯宣武帝景陵的封土高度大约是24米,直径约为110米。墓室的深度大约是6.3米。整个玄宫由墓道、前甬道、后甬道和墓室...
北魏延昌四年(公元515年)元恪因病死去,终年33岁,庙号世宗,谥号宣武皇帝,葬景陵。 北魏宣武帝景陵,位于河南洛阳市邙山乡冢头村东,既洛阳市老城区机场西南,1985年修建洛阳古墓博物馆时将景陵包含在内一起扩建。1987年建成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并对外开放,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陵封土直径110米,现高24米,历经1500...
景陵,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邙山镇冢头村东的洛阳古墓博物馆内,是北魏第八位皇帝宣武帝元恪的陵寝。距离孝文帝元宏的长陵大约5公里。这座陵墓的封土呈圆形,现高24米,直径110米。封土南面发现了一个石翁仲,头部已缺失,残高2.89米。地宫位于封土之下,由长斜坡墓道、前甬道、后甬道和墓室组成,平面呈“甲”字形,全...
宣武帝景陵目前在洛阳古墓博物馆内,博物馆里面规划了好几块区域,除了景陵,还有一块是搬迁的历代古墓的合集,前几年重新修整过,现在也是当地一处热门的博物馆。 从景陵到隋唐洛阳城的北城墙,直线距离大概是5公里左右,天气好的时候,登上景陵,确实可以看到洛阳城。当然一个完备的城防体系,不只是在城内依靠城墙的坚固...
在洛阳市北郊邙山乡冢头村东侧,有一座巨大的墓冢,长期不知墓主身份。清代,洛阳知县龚松林认为这里是汉冲帝怀陵,并且在墓前竖立石碑。新中国成立以后,结合周围出土墓志,初步判断此墓是北魏宣武帝景陵——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2023年5月2日上午,在洛阳古墓博物馆内,参观完陈列展览以后,我和朋友来到...
📍位于洛阳市北8公里处的北魏世宗宣武帝景陵,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帝王陵墓。🏺这座大冢的直径达110米,现高24米,气势磅礴。景陵不仅是我国挖掘开放时代最早的帝王陵,还对研究北魏时期的葬俗和陵寝制度具有重要价值。🏺🔍景陵的地宫结构复杂,由墓道、前甬道、后甬道和墓室等部分组成,全长56米余。墓室平面近方形,...
洛阳古墓博物馆里有北魏宣武帝的陵墓景陵,是目前唯一开放的北魏帝王陵墓地宫。封土直径110米,现高24米,历经1500多年,封土依然高大巍峨,气势壮观。 地宫置于封丘之下,坐北面南,由墓道、前甬道、后甬道和墓...
📍在洛阳古墓博物馆内,有一座千年古陵——北魏宣武帝景陵。这座古墓葬历经1500多年,封土依然高大巍峨,气势壮观。🔍景陵直径110米,现高24米,地宫置于封丘之下,坐北面南,由墓道、前甬道、后甬道和墓室等部分构成,全长54.8米。墓道口西南10米处出土了一尊残高2.9米的无头石翁仲,弥补了史书关于北魏帝陵前神道石刻记...
然而,在延昌四年,即公元515年,宣武帝元恪却突然在洛阳驾崩,其遗体被安葬在景陵。景陵的封土巍峨耸立,高度约达24米,直径则约为110米,彰显着北魏皇家的尊严。虽然北魏的丧葬制度沿袭了汉制,但与厚葬相反,他们主张的是简约而庄重的薄葬。地宫的结构颇为讲究,由墓道、前甬道、后甬道以及墓室四个紧密相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