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理性批判(注释本)》是2011年7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康德。内容简介 《实践理性批判》出版于1788年,是康德思想的核心部分。这本书是康德的前一部著作《纯粹理性批判》的归宿和目的。所谓“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对于实践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规定道德行为的“意志”...
在康德的著名的三大批判之一的《实践理性批判》一书结论开始,康德说了一句被无数人传颂的话:“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他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是面对浩瀚星空的渺小之感,... (展开) ...
《实践理性批判》作为康德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探讨了理性、道德和自由之间的复杂关系。康德通过对实践理性的分析,提出了绝对命令这一核心概念,明确了道德法则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同时,他强调自由不仅是行为选择的能力,更是根据理性法则自我立法的能力。道德与自由的界限在于,个人自由的行使必须以不侵犯他人自由和...
下面来具体看看“实践理性批判”:1.“实践准则”以及“道德准则”是人的起心动念,这个领域是自由的,纯属个人意愿 有道德的人会自觉遵守,遵守后能获得一种内心的快乐,达到“至善”的状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自觉遵守准则。比方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一条“道德准则”。但是,在具体生活中,这...
《实践理性批判》2014年1月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伊曼努尔·康德 内容简介 本书是康德的伦理学著作,著名的“*命令”就出自本书。所谓“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对于实践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些规定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质以及它们所遵循的原则。该书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把人的主体性...
《实践理性批判》是199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内容简介 《实践理性批判》作者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中*重要的思想家。他于1724年4月22日出生于东普鲁士哥尼斯堡一个不太富裕的小手工业者家庭,自幼养成了一种建立在宗教基础上的道德情操。8岁时他进入本城的一所学校,在那里...
《实践理性批判》作者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中最重要的思想家。他于1724年4月22日出生于东普鲁士哥尼斯堡一个不太富裕的小手工业者家庭,自幼养成了一种建立在宗教基础上的道德情操。8岁时他进入本城的一所学校,在那里受到了严格的教育,为其日后的哲学研究和科学探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实践理性批判》是对于人的实践行为、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批判来建立起人们所遵循的一些实践法则。 康德采用根据西方形式逻辑通常的方式,即要建立一条原理,首先要排除不相干的因素,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证实践法则的原理是怎么样的,通常都是以否定的方面开始,即确定它不是什么。
《实践理性批判》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创作的哲学著作,该书是是康德哲学思想的核心部分。在该书中,康德首次确定了精神的永存和上帝的存在。书中讨论了生活中的至善问题,康德认为人在绝对服从道德律令的情况下,不应该只是去寻找快乐,而应该去寻找上帝赐予人们的幸福。该书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把人的主体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