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青玉蹲龙纽“宝笈三编”玺是清嘉庆时期的玺。“宝笈三编”玺,蹲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宝笈三编”即《石渠宝笈》三编的简称。此玺是《石渠宝笈》三编著录内府收藏书画作品必钤宝玺。《石渠宝笈》、《秘殿珠林》三编“凡例”规定:“恭遇列圣宸翰、皇上御书则用‘珠林三编’或曰‘宝笈三编’、‘...
“宝笈三编”印采用的是寿山老坑的石材,其规格为高10厘米,无印钮,呈现出蛋黄色,印面约为3.2×3.0厘米,采用阴刻工艺。此印的设计灵感源于清乾隆年间的重要书画著录书籍——石渠宝笈,以及其后的重编和嘉庆年间的版本,旨在体现对中国书画的珍视与传承。在石渠宝笈的图录中,我发现有些书画作品...
嘉庆“宝笈三编”等三印篆刻欣赏 嘉庆“宝笈三编”印,青玉蹲龙纽,阳文篆书。面三厘米见方 通高五厘米 纽高2.3厘米。此玺是《石渠宝笈三编》所著录的内府收藏书画作品上必钤的宝玺,此亦为鉴别清宫书画收藏标志性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印,寿山石随形雕山水椭圆章,阳文篆书,长直径4.3厘米 通高8.5厘米,嘉庆...
在探讨《石渠宝笈三编》是否提到江长庚这一问题时,我们可以明确回答:不可能。因为江长庚并非一位与书画艺术直接相关的历史人物,而是一位在1933年参加革命的红军战士,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领域和时间差异。以下是对这一结论的详细剖析与扩充。 一、《石渠宝笈》的编纂背景与内容 1. 编纂背景 《石渠宝笈》的编纂始于...
青玉蹲龙纽“宝笈三编”玺是清嘉庆时期的玺。“宝笈三编”玺,面3cm见方,通高5cm,纽高2.3cm。“宝笈三编”即《石渠宝笈》三编的简称。此玺是《石渠宝笈》三编著录内府收藏书画作品必钤宝玺。《石渠宝笈》、《秘殿珠林》三编“凡例”规定:“恭遇列圣宸翰、皇上御书则用‘珠林三编’或曰‘宝笈三编...
姚文田(1758—1827),字秋农,号梅漪,归安(浙江吴兴)人,《石渠宝笈三编》的编纂者之一。嘉庆四年(1799)状元,为官耿直,官至礼部尚书。工书法。此册笔画流畅,运笔沉着劲健,具有遒逸俊爽之美。书法寻常道 最近更新:04-0410:07 简介:专注书法二三事,专注书法寻常道! 作者最新文章 《御制殿珠林石渠宝笈三编序》...
印文:宝笈三编 作者: 收录36,431个篆刻作品 篆刻流派篆刻名家 篆刻印文篆刻字体 篆书作品篆书字帖 妙好人漫画影音祖典 甲骨文篆刻篆体印章 古风书导航视频集字 书法字五体书钢笔字 毛笔字集美书国学课 中文体英文体花鸟字 唐诗书法三希堂帖 書法典藏释家书法 ...
一、《石渠宝笈》又《续编》《三编》清·高宗弘历敕撰 正编四十五卷,乾隆九年(744年)张照等奉救撰。续编八十八册,乾隆辛亥(1791年)阮元等奉敕撰。三编一百〇八册,嘉庆乙亥(1815年)英和等奉敕撰。 《石渠宝笈》依贮藏之所,按次编辑。依次为:乾清宫、养心殿、三希堂、重华宫、御书房、学诗堂、画禅室、长...
初编卷数:44对应贮藏地:1-9:乾清宫10-18:养心殿19:三希堂20-27:重华宫28-40:御书房41:学诗堂42:画禅室43:长春书屋44:漱芳斋续编卷数:88对应贮藏地:1:总目御笔2:总目列朝人书画3:总目本朝人书画4-18:乾清宫19-26:养心殿27-38:重华宫39-46:御书房47-52:宁寿宫-御笔53-60:宁寿宫-列朝61-64:宁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