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珠洞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大处路3号八大处公园内,始建于清乾四十六年(1782年),寺院内有正殿及两厢配殿,殿后有岩洞,深广约五米,内砾石胶结,砾石颗粒状若巨珠,故名“宝珠洞”。入洞黝黑,中间塑有海岫和尚盘膝坐像,俗称“鬼王菩萨”。洞前有敞亭,名眺望亭,凭栏远眺,昆明湖镜如盂,永定河碧绿如带,田畴千里,广...
宝珠洞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2年,其名因寺院观音正殿后有岩洞而得。岩洞上方建有阿弥陀佛殿。从观音殿后面的小窄通道可进到洞里,洞里有供奉的玉佛。宝珠洞的地势较高,从这里观日出很壮观。 携程用户:八大处最高一处就是宝珠洞,其洞寺规模不大。原是康熙年间六处香界寺第三十三代住持高僧桂芳和尚,为乾隆导演...
《望海潮·宝珠洞》是清朝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上阕泛写景色及由此触发的满目兴亡,今昔对比之感。下阕笔锋转而描写凭栏后所见的景色,苍远浑厚,萧疏寂寥,豪宕雄伟。全词在凄凉中又表达出豪情,收放自如,虚实相间,意境深远。作品原文 望海潮·宝珠洞 漠陵风雨,寒烟衰草,江山满目兴亡。白日空山,夜深清呗...
宝珠洞位于北京西山八大处公园的第七处,地处平坡山顶。其地理位置独特,峰峦环抱,居高临下,视野极为开阔,可将京城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仿若一颗明珠镶嵌在西山的翠影之中,在城市的喧嚣之外独守一方宁静天地。追溯其历史,宝珠洞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 1780 年)。相传这里曾是清代海岫和尚修行的地方,海...
宝珠洞 《宝珠洞》是清代弘历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作品原文 趁凉寻胜赏,快霁畅崇情。行意遵山径,游睎倚榭楹。淙泉含古味,谡籁带秋声。豁达烟霄上,凭陵万象呈。作者简介 弘历即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的乾隆皇帝。
北京•石景山•宝珠洞是北京八大处公园的第七处寺院。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0年)。1957年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石景山•宝珠洞(七处)临崖而建,整体殿堂朝向东南,眺望亭、观音殿和左右配房形成一层院落,观音殿后有一石洞,宽广约四米,洞内砾石如乒乓球大小的晶莹闪烁“宝珠”,因此洞...
历史地名> 宝珠洞 在今北京市西山八大处中第七处。位于平坡山顶。有正殿一座、配殿两座,殿后有岩洞,宽广约5米。因洞为砾石胶结岩,形如黑白两色的珠子粘合在一起,故名 “宝珠”。洞前有敞亭,名眺远亭。明 《帝京景物略》 卷6: “宝珠洞,洞石黑、白点糁之,珠名以此。” ...
随便吧天气网北京景点天气频道为您提供宝珠洞15天天气预报,北京宝珠洞15天天气预报查询。帮您了解景点天气情况,让你的出行天气尽在掌握,合理安排出行计划。
八大处宝珠洞:宝珠洞是八大处的第七处寺院,寺内有岩洞,洞壁卵石黑白相杂、晶莹光润,似珍珠粘连。该洞由香界寺住持海岫和尚用手指抠成,洞内供其神像,极具传奇色彩。🚶♂️徒步路线🚶♀️ 起点:北京模式口大街驼铃古道 路线:从驼铃古道出发,沿着石板路前行,经过法海寺,途中可以欣赏到古朴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