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正忙着编书,上面催得太紧,所以最近没给您写信。昨天收到宝月大师的来信,看到信背有您的问候,所以让我赶紧给您回个话儿。听说您儿子做了监簿,以道源兄的能力一定干得不错,前途无量,我还没来及给他写信祝贺呢。苏轼《宝月帖》。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宝月”是苏东坡的族兄,僧惟简,宋仁宗赐号...
苏轼|行书《宝月帖》,大字高清 北宋年间,苏轼在一次月夜漫步时,偶遇好友宝月大师。两人相谈甚欢,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月光如水,夜色温柔,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美好。临别之际,苏轼感慨万千,他取来笔墨,在一张宣纸上挥毫泼墨,写下对这段月夜相聚的珍视与不舍。这便是《宝月帖》的由来。释文:帖中,苏...
其中《寒食帖》,被后人称作“天下第三行书”,最具代表性。 作品欣赏 此帖中“大人”,应指东坡之父苏洵;“宝月”,即指东坡族兄僧惟简;“令子监簿”大概指杜道源,吴歼跋云:“明允(苏洵)友君懿而兄事之,道源以父任簿其官。”东坡书此帖时,父亲尚在世。文中云“催了《礼书》事”,这《礼书》即苏洵参与...
一则信札《宝月帖》,尽显苏轼书法风流!墨趣书法碑帖更新:苏轼《宝月帖》
书于治平二年(1065) 此帖四行,四十二字 每字各具姿态 皆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 灵变无常,神采飞扬 行间气脉贯串,全幅气韵生动 苏轼《宝月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清大图 ▼ ▸林则徐,令人敬佩不光是傲骨,还有书法 历代十大楷书,您最喜欢哪件?
苏轼像 (元)赵孟頫 绘 苏轼行书《宝月帖》 书于治平二年(1065) 此帖四行,四十二字 每字各具姿态 皆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 灵变无常,神采飞扬 行间气脉贯串,全幅气韵生动 苏轼《宝月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清大图 ▼ 壮士,请留言! 苏东坡书法
苏轼《宝月帖》行书 书于治平二年(1065年) 《宝月帖》曾编人《苏氏一门十一帖》。此帖四行,四十二字。每字各具姿态,皆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灵变无常,神采飞扬。行间气脉贯串,全幅气韵生动。笔法精严,但不拘束;姿态妍美,但不做作;一切自在有法、无法之间...
《宝月帖》此帖又名《致杜氏五札之一》,作者是大家熟悉的苏轼苏东坡。 23厘米×17.7厘米,书于治平二年(1065年),此帖笔法峻健锐利,应为早年书,是苏轼存世墨迹的肇始之作。每字各具姿态,皆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灵变无常,神采飞扬。 释文 第一列:大人令致恳,为催了《礼书》,事冗, ...
苏轼《宝月帖》 木石 学习是生活,思考是责任,交流是需要,行动是呈现。(图片来自互联网,如侵权可联系删除) 释文: 大人令致恳,为催了《礼书》,事冗未及上问。昨日得宝月书,书背承批问也。令子监簿必安胜,未及修染。轼顿首。发布于 2024-01-17 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