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心丸,中成药名。本品主要成分为党参、茯苓、地黄、麦冬、柏子仁、石菖蒲、甘草、远志、酸枣仁、黄芩、当归、五味子、琥珀、朱砂、虫白蜡。具有益气养血,宁心安神的功效。用于心血不足,烦躁失眠,健忘怔忡,惊悸多梦。性状 本品为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香,味甜、微苦、辛。功能 益气养血,宁心安神。药品...
定心丸 适应于益气养血,宁心安神。用于心血不足,烦躁失眠,健忘怔忡,惊悸多梦的丸药。功能主治 益气养血,宁心安神。用于心血不足,烦躁失眠,健忘怔忡,惊悸多梦。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4g(1袋),一日2次
定心丸,中医方剂名。出自《世医得效方》卷十六。主治胬肉攀睛,或先赤烂多年,肝经为风热所冲而成,或痒或痛,或起筋膜,心气不宁,忧思不已。组成 石菖蒲、甘菊、枸杞子各半两,辰砂二钱,远志(去心)一分,麦门冬(去心)一两。用法用量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熟水送下。...
定心丸一般具有镇静安神、理气止痛、活血化瘀、益气养血、祛风除湿等功效。 1.镇静安神 定心丸能有效缓解因情绪紧张或压力过大导致的心悸失眠,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使人心情平静、思维清晰,从而改善睡眠质量,主要得益于其中的龙骨、磁石等成分,它们具有镇静催眠的作用。
定心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古今医鉴》卷八。具有补肾养心,固精止遗之功效。主治妄想太过,夜梦遗精。组成 人参、白术、茯苓、枳实(面炒)、石莲肉(去心)、陈皮、韭子(炒)各一两,半夏、远志(去骨)、酸枣仁各五钱,牡蛎(煨)三钱,甘草(炙)一钱半。用法用量 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
定心丸 拼音 dìng xīn wán 简拼 dxw 近义词 反义词 感情色彩 褒义词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解释 一种能使人心神安定的中成药。比喻能安定思想情绪的话语或做法 成语出处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21章:“于是像吃了副定心丸,立刻由惊恐转为坦然。”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安慰人 例子 季羡林《大放光明...
定心丸的功效和作用通常是益气养血、宁心安神,一般有过敏者禁用、忌过量服用、孕妇禁服等禁忌。 一、功效与作用 定心丸由党参、茯苓、地黄、麦冬、柏子仁、石菖蒲、酸枣仁、黄芩、当归、五味子等中药材配伍制成,有助于补益气血、静心安神,适用于心血不足的情况,有利于改善心烦失眠、惊悸健忘等症状。
定心丸,中医方剂名。出自《仁斋直指小儿方论》卷一。主治小儿惊风。组成 茯神、白附子(炮)、南星(炮)各三钱,人参、远志肉(姜汁炒)、蝎梢各一钱半,直僵蚕(炒)十四个,乳香三字。用法用量 上为末,牛胆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金银煎汤调下。主治 小儿惊风。附方 名称:定心丸 组成:朱砂、寒水石...
名称:定心丸 组成:消石、丹砂 用法:上为细末,糯米粥为丸,如樱桃大。每服一丸,生糯米汁入油一两点,青柳枝打匀服 主治:心热实在内,狂妄不常。出处:《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名称:定心丸 组成:北参、远志、茯神、天麻、犀角、防风、朱砂、麝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皂子大,金箔为衣。每服一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