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埠集镇位于苏皖两省三市(南京、常州、宣城)的交界地带,自古便是吴国的疆域。南宋末年,越人迁入此地定居,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胥河的重要商埠,定埠集镇不仅拥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更孕育了以吴越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多元文化精髓的独特胥河文化。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谈及...
在高淳区以东有个古老的集镇叫定埠集镇,古老的人工运河胥河由西向东贯穿,将古镇一分为二,一半是江苏,另一半是安徽,形成两个定埠集镇。多少年来,因为胥河这条人工古运河,定埠历来是商埠繁华地带。有趣的是,横跨胥河之上的一座小桥将两个定埠小镇相连,两岸村民依托桥梁纽带传送经济文化,据说百年以前两定埠还是一个省。
定埠是个重教育、兴文化的地方。南宋时,定埠吕氏一世祖就在竹墩头办学。1907年,高淳县和建平县联合创建了第一所公立学校,设在定埠吕氏宗祠内。清末民初,定埠有两所完全小学,分别设在祠山庙和吕家祠堂。郎溪县定埠小学由于办学质量好,吸引了郎溪县内一些乡镇如岗南、凌笪、下湖不少学子前来就读,高淳定埠的一些...
《胥河文化采萃》定埠吕氏简介文化世家定埠吕氏总祠原在胥河南岸,宗谱等档案一直存于古建平(今为郎溪)县衝内,所以定埠吕氏一直为郎溪之望族。定埠吕氏五 今年你分之三族人居住在定埠胥河北岸的高淳县境内,故也堪称高淳县的姓氏大族。定埠《吕氏宗谱》记载,炎帝为...
明代之前,郎溪县的定埠叫“邓埠”,为什么改名为“定埠”,这里还有一段传说。 据说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吕氏祖上因是当朝皇帝赵构的老师,他们就随宋高宗赵构一路从河南商丘到扬州、镇江,最后落脚在杭州。到了明代,吕氏的一支决定迁至老家河南,计划乘船经胥河到芜湖,然后过江北上。
埠因河而兴 “南北定埠”横跨皖苏 2月6日,正值正月十六。天光放亮,胥河两岸的泊船动了起来,恰如归乡游子迈开了远游的脚步。同往年一样,宣城市郎溪县梅渚镇定埠村村民王向阳选择在这一天,开动船只,溯胥河而下,开始新一年的奔波。“我是土生土长的定埠人,过去常年在外跑船,差不多一年回来一次。”王...
作者:(周渭贤)从我小时候记事起,就记得定埠街上每年要出两次降福菩萨。一次是农历七月二十四日的“武出”,一次是农历八月二十四日的“文出”。所谓“武出”,就是出菩萨时八个人抬一红木大坐椅,坐椅上安放一个大木牌位,上写降福菩萨的名字——张巡(民族英雄)。坐椅前,有旗锣鼓伞开道,坐椅后有许多会...
定埠吧 关注:199贴子:1,521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游戏 7回复贴,共1页 <返回定埠吧80年代末的定埠,是否勾起你的回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夜阑沽酒 大名鼎鼎 14 80年代末的定埠,是否勾起你的回忆。 送TA礼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12-29 09:02回复 小胖...
定埠镇的发展历程始于1993年9月的撤乡建镇,随后在1999年12月的区划调整中,合并了下坝乡和定埠乡,形成了现在的规模。作为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东南部的重要区域,定埠镇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两省三县交界,与常州、溧阳市社渚镇东接,与安徽朗溪县隔河相望,西北与高淳东坝镇、桠溪镇相邻。定埠镇拥有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