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中共中央对粮食实行“定产、定购、定销”制度,要求各地在春耕前,以乡为单位,大体确定全乡产量,并公布国家对本乡购销数量,对农户余粮,一般统购80%以上,统购价格由中央统一规定。这一制度 A. 标志计划经济体制确立 B. 为当时工业建设奠定基础 C. 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 有利于农业产量快速提高 ...
1955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农民粮食统购统销暂行办法》和《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两个重要文件,制定了粮食的三定政策,即定产、定购、定销,实行一定三年不变,有灾照减,增产不增购,定销一年核定一次。这两个文件的深远意义是什么?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进一步完善了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消除了农民“统购...
农村粮食统购统销的办法之一。1955年8月在国务院发布的《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暂行办法》中提出。 其基本内容是:定产,以农户或农业社为单位,按粮田的数量、单位面积的常年产量,结合粮田质量、自然条件与经营条件评定粮食的总产量;定购定销,是按照评定的产量,扣除农民的口粮、种子以及饲料后粮食余缺的状况,来确定向余粮...
1955年8月,中央发文指出:必须根据1955年春耕前后分配到乡的粮食定产、定购、定销数字,结合实际情况,由乡人民委员会充分发动群众,深入讨论,划分余粮户、自足户、缺粮户。一次评定全年粮食的产量、交售任务和供应量。中央此举意在( ) A.推动土地改革深入发展 B.保障工业化顺利进行 C.学习苏联计划经济体制 D.缓和...
粮食定产、定购、定销,简称“三定”。“三定”是我国一九五五年春在农村实行的粮食统购统销的具体办法。“定产”就是国家根据粮田单位面积常年产量,作为计算国家粮食购销任务的基础。“定购”就是根据粮食定产数量,扣除农业税和农民自用的种子、饲料和口粮,计算出农民一年应有的余粮数量,然后按余粮的一定比例确定国...
13.1953年,中共中央对粮食实行“定产、定购、定销”制度,要求各地在春耕前,以乡为单位,大体确定全乡产量,并公布国家对本乡的购销数量,对农户余粮,一般统购80%以
31953年,政务院发布《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提出定产、定购、定销的“三定”政策。 1955年国务院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 上述政策实施的直接目的是(A) A.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B.将粮食纳人计划轨道 C.利用农业反哺工业 D.减少城镇的人口压力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所属专辑:新中国经济战役实情内幕大揭秘|新中国饭碗危机 经济上的淮海战役|中国近代史 毛泽东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0.50喜点/集 音频列表 第三章 第1集 完善政策(下) 94 2023-04 第三章 第2集 陈云提出定产、定购、定销 99 2023-04 第三章 第3集 各地热烈支持粮食新政策(上) ...
江西清江县农村粮食定产定购定销执照,粮证粮本粮据 统一编号: se72030992 店内编号:2000 品种: 粮票 属性: 其他票种,其他品种 ,年代不详,产地不详, ,整版,其他样式, ,,, , 简介: 202003 备注: 浏览量: 0 点评: 0 次进行点评 打假: 打假举报 录入举报 ...
2023-10-09 13:27:0406:1912 所属专辑:知青岁月:上山下乡的那些年|周恩来侄子赴延安插队|就业困难|下乡插队|恢复高考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0.50喜点/集 音频列表 第三章 第1集 完善政策(下) 13 2023-10 第三章 第2集 陈云提出定产、定购、定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