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官窑釉质更为肥润 犹如堆脂 光泽柔和得让人想摸一摸 如冰似玉 尽显宋代官窑宫廷之风 官窑粉青釉葵瓣口盘 (故宫博物院藏) 开片形态 哥窑的开片就像是一幅精心绘制的“金丝铁线”图 大纹片和小纹片交织成网 以细碎的鱼子纹最为见长 ...
2010年9月15日,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宋哥窑弦纹贯耳八方壶”以6厘米的高度和125万美元的成交价(当时折合人民币约1145万元)吸引了众多目光。2018年4月2日,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南宋官窑胆瓶”以1厘米的高度和1272万港元的成交价(折合人民币约1100万元)成为焦点。同时,南宋或元代的“官窑八方...
南宋时期的官窑有两处,一处是修内司官窑,另一处是郊坛下官窑。官窑瓷器的造型大多具有雍容典雅的宫廷之风,而且兼有一些仿古青铜器造型,如觚、彝、鼎、炉等。为了突出釉色之美,大部分器物并不施加纹饰,釉层肥厚,釉面多有开片。二、宋瓷知识讲解-哥窑 哥窑是宋代名窑之一,其产品最大的特色之处在于其“开...
官窑和哥窑的区别官窑和哥窑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瓷器窑系,它们在历史上享有盛誉,但两者在起源、特点和产地上有所不同。起源和历史背景官窑:官窑是指专门为皇家生产瓷器的官办窑厂,起源于宋代,有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之分。官窑瓷器以其精美的工艺和高贵的品质著称,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哥窑:哥窑的起源较为神秘,...
官窑和哥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常将带有金丝铁线的称之为哥窑,而没有金丝铁线,只有开片的瓷器,我们称之为官窑瓷器。器口:官窑口薄,口釉淌,有竖向水渍,口上扬;哥窑口厚,釉厚有横向水渍。釉:官窑釉亮;哥窑釉有出汗相,官窑没有汗相。开片:官窑竖线长、横线短、线方向不定,横线根粗稍细...
把 “哥窑” 与宋代官窑、汝窑、定窑、钧窑相提并论,并被后人冠以 “宋代五大名窑” 之名的文献依据出自吕震撰的《宣德鼎彝谱》一书,该书记述:宣德三年,从“内府收藏柴、汝、官、均、定名窑器皿,款式典雅,写图进呈……,其柴、汝、官、哥、均、定中,并选得二十有九种。” 据该书记载,作为制造...
官窑:官窑瓷器的胎体坚重但相对较薄,器形多数由青铜器发展而来,规整对称,具有宫廷气势。 哥窑:哥窑瓷器的胎体相对较厚,胎质有粗松的砂胎与坚硬的胎之分。器形则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多见炉、瓶、碗、盘、洗等宫廷用瓷的式样。 其他特征 官窑:官窑瓷器多采用支钉和垫砂两种烧法,以支钉为主。口沿上水渍竖着淌...
说到哥窑和官窑,很多人可能会有点晕,毕竟它们之间确实有些相似之处,但也有些明显的区别。其实,哥窑和官窑都源自宋代,哥窑的造型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而官窑则更注重实用性。首先,咱们来说说开片。哥窑和官窑都有开片现象,但官窑的胎面开片比较大,像冬天水面上的冰裂纹,显得特别瓷化、玻化。而哥窑的开片则...
宋官窑哥窑香炉鉴赏 南宋官窑有缩釉现象,因为是乳浊釉,流动性比较差一些,龙泉窑玻璃釉比较多,流动性强一些。官窑底部圈足内往往有些缩釉点。官窑胎土特别疏松,所以发闷的声音比较多一些,有些瓷化程度高的也比较清脆,但没有像龙泉窑、景德镇窑烧的声音很脆很响。想捡漏的看过来 捡漏发财天经地义,但必须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