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外宗正司是1130年以来迁居泉州的宋代皇族群体的管理机构。南外宗正司遗址位于泉州市鲤城区古榕巷60号院内,是一处掌管宋代外居宗室事务的官署和南宋皇族居住遗址,由芙蓉堂、睦宗院、惩劝所、自新斋、天宝池、忠厚坊等构成,面积约45080平方米。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由第44届世界...
当时的大宗正司被移至江宁(即今南京);西外宗正司则经扬州后转至福州,南外宗正司初由河南应天府(即商丘)经镇江,中间或许还在明州(宁波)有过短暂停留,最后赵氏宗人又由镇江经海路乘舟而至泉州,当时是建炎三年十二月,因是年底,换算为公元纪年已是 1130 年。根据明清方志的记载,南外宗正司所处的这片...
2019年,南外宗正司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出土的大量宋元时期的陶瓷器、陶质建筑构件,以及一些生活用具。从出土的文物佐证,以及相关专家论证,证实这处遗址就是南外宗正司司署和皇室宗室居住场所,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而“南外宗正司”,就是南宋时期对迁居泉州的赵氏皇族群体进行管理的机构,是一处宋代管理赵氏...
泉州南外宗正司,千年风华正在揭露面纱 麦田里777 1381 距开元寺500米,小众遗址陈列馆 花旅行纪念册 1274 泉州,列入人生清单的世遗小城🚶♀️ 宋元中国 · 海丝泉州 5.3w 查看更多 用户点评(4)查看全部 4.5/5分 好评4 鲲哥爱旅游 5分 超棒 赵宋立国之初,沿袭了唐代的做法设立了宗正寺...
西外宗正司 西外宗正司,宋官署名,置于西京(今河南洛阳市),并置敦宗院以居宗室疏属。宋官署名。崇宁元年(1102)置于西京(今河南洛阳市),并置敦宗院以居宗室疏属。以宗室之贤者为知宗,掌外居宗室事务。南宋初年,先移扬州(今江苏扬州市),几经迁徙后,止于福州(今福建福州市)。
南外宗正司:诸多皇族名士于此扬名 核心提示 泉州南外宗正司是南宋管理迁居泉州的赵宋皇族群体的机构。根据史料记载,其遗址位于肃清门西南、开元寺南侧,推测占地面积约为45000平方米。其所在地,唐时为放生池,后在池中建设水陆堂,唐末扩建为水陆院,至北宋时仍为寺院,南宋改为南外宗正司,司内有惩劝所、自新斋...
鉴于赵氏子孙蕃衍人数众多,同一姓名者颇多(这在宋代宗正司管理时是不允许的),所以在明·成化(1465—1487年)间,太祖派后裔赵惟珤(字德正,号古愚)和赵惟宪(号朽叟)重修族谱时,曾把“玉牒”又增加十四字,称为今十四字,而把原“玉牒”十四字称为原十四字,仍按三派区分。
绍兴府宗正司 绍兴府宗正司,古代官署名。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始置。沿革 绍兴府宗正司,古代官署名。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始置,管辖行在宗子,设权主管一人领之。孝宗乾道七年(1171)罢。职责 管辖行在宗子。
惠安发现南宋泉州南外宗正司的墓葬地 南宋南外宗正司最早迁入泉州于建災三年(1129年)十二月,共有349人,最多时有3、4千人,元朝进入泉州时没被蒲寿庚杀死的溃逃至远郊县,惠安黄塘后狮、省吟等大多是赵氏人家。惠安县黄塘镇后西村深坑山有赵希纟夹和赵希遐的两人合葬墓,两人为南宋派入泉州始祖、福建都转运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