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曾写过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宗月大师》,讲述了他眼中的宗月大师传奇般的一生。宗月大师,原名刘寿绵,是京城粤海刘家的独生子,家产丰厚,宅子有两个大院子,院中有几十间房屋,还有一座大花园。然而,他的财富并没有让他骄傲,反而成为了他助人为乐的资本。🌹 财散家亡,命运何其残忍!宗月大师在出家前,是个...
宗月大师,本名刘寿绵,1880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满族家庭,是京城粤海刘家的独生子。他自幼家境富裕,但与其他富家子弟不同,他热心慈善,乐善好施,经常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穷人,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刘善人”。 1925年,刘寿绵在北京西四广济寺正式剃度出家,拜住持现明和尚为师,法名“宗月”。出家后,他依然保持着慈悲为...
(13分) 18.宗月大师不仅帮助我入学读书,完成学业,还成就了我的一生,更教会了我与人为善, 懂得了帮助别人的乐趣和意义。(3分) 19.(1)刘大叔性格爽直,我心生敬重(2)刘大叔心胸豁达,不计得失(3)刘大叔乐善好 施(1小题2分,共6分) 20.饱含了对一位改变了自己命运轨迹的恩人的深深的谢意。(2分)读给谁...
最后,他们迫于宗月大师的威望,不得以释放他,到了1939年,宗月大师安详圆寂。纵观宗月大师的一生,他虽然家产无数,可是他心地善良,一直走在行善的道路上,同时还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善,而且还让我们见证了他的那颗爱国之心,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宗月大师悲悯众生,抗战期间,积极声援中国军民的抗日行动,坚守气节,万民敬仰,曾冒着生命危险,掩埋了抗日战争中阵亡的中国军民遗骸,在掩埋过程中,遇到日本士兵遗体,宗月大师本着佛教的悲悯精神,也会将日兵遗体一并掩埋。1939年,宗月大师在给一位圆寂了的和尚念经时坐化了,火葬后,人们在他的身上发现许多舍利...
《人间佛》之宗月大师的故事 人间佛之宗月大师 老舍在年轻的时候,曾经深爱着一个姑娘,这姑娘就是刘寿绵的女儿。刘寿绵就是刘善人,也就是后来老舍写一篇散文叫《宗月大师》里面的宗月大师。刘寿绵是个大善人,过去是当大官的,很有钱,在西直门一带住,他的房子如果连起来有西直门大街半条街那么长,非常有钱。
用声音传递温暖,欢迎收听红网夜读,我是田萌,田野的田,萌芽的萌。在老舍先生的《宗月大师》中,刘大叔——宗月大师的形象宛如一座巍峨的灯塔,照亮了我们心灵深处关于人性与人生意义的思索。宗月大师的一生是善的华章。他生于富贵,却不被财富所役。当家族产业还在时,他慷慨解囊,救济穷人,那不是一种居高临...
宗月大师,俗名叫刘寿绵,系清皇室内务府的人,世代书香,代代做官。北京西直门大街,半条街都是他家的祖业,刘家在当时的北京可以称得上是世家望族。 作家老舍是满族人,家境贫穷,却不像和其它穷人家的孩子那样当小贩,而是从小上学读书,那是因为他得到刘寿绵的资助。 到了老舍由私塾转入公立学校去的时候,刘寿绵又来帮忙...
宗月大师,俗名叫刘寿绵,所以老舍叫他“刘大叔”。当年,刘寿绵是内务府的人,西直门大街半条街都是他们家的。年轻的时候,他乐善好施,到四十多岁,家产被骗光了,出家做了和尚。他一生助人无数,悲悯众生,抗战期间更是坚守气节,万民景仰。 可以说,刘寿绵先生是那个最早的、点燃...
老舍是在自己大概九岁十岁的光景遇到了宗月大师,这个人对老舍特别地重要,要是没有他,可能就没有老舍。如果老舍没有遇到宗月大师不可能到私塾上学,也就不会有最后的老舍。 我们的主题词是“遇见”。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间一切都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