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估算显示,消费创造了总就业的61.4%,投资需求创造了23.5%,出口创造了15.2%。其中,居民部门消费贡献了总就业的36.1%,政府部门消费贡献了25.2%。另外,由于生活性消费行业平均工资通常相对较低,消费对于中低收入群体的就业影响更大。疫情以来消费增速回落,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复合增...
“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方向应从过去的更多偏向投资,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并更加重视消费。”10月18日,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的开幕式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如是表示。这一观点得到多位业内专家的响应。“经济增长不能继续过度依靠投资驱动,关键是继续提振消费。”北京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在接受《金融时报》记...
宏观消费结构是指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或劳务的内部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它从总体上反映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的个人消费和集体消费状况,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结构,又包括由国家以集体福利形式提供给劳动者的集体消费,如文化教育、环境保护、卫生保健、劳动保护、城市公用事业的生活服务等。一般...
1.消费投资相互促进 恢复和扩大消费是去年宏观政策的主线之一,2023年前11个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2.8万亿元,同比增长7.2%,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仍将是2024年宏观政策的主要着力点。相较以往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加强调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统筹...
现在看支出法视角下的分析框架——消费分析。消费是保持经济平稳运营的“压舱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强调内循环的情况下,消费状况的变化非常值得关注。住户调查中的居民消费支出,是GDP—最终消费支出的主要核算基础资料,但是它并没有涵盖政府消费支出,而且是年频的,参考意义有限。目前常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首先,GDP指标虽然全面,但是其发布频率较低,不利于市场对于消费情况的跟踪。而社零数据作为宏观经济的同步数据,每月中旬公布,频率较高,是市场中常用的跟踪指标。其次,我们可以从下图看出,社零数据占GDP支出法消费总额的70%左右,基本可以代表全社会的消费状况。
首先,从学理上简单勾画一下关于消费的基本认识。消费是人类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人类社会脱离了动物界以后,要争取活着,一步一步再发展起来--这个发展概念就不仅仅是生存了,活着要消费,发展更要消费,再往上到了一定的发达水平,人们会越来越多注重享受:吃、穿、用是基础层面,住、行、学就开始有更多的诉求...
宏观审慎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作用直接影响了消费者财富增长,成为影响消费因素之一。二是金融市场的频繁波动,会导致消费者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降低消费者信心,对消费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改变了消费者的投资决策,特别是金融系统风险提升,使消费者提高谨慎性储蓄,直接影响消费者当期消费。宏观审慎政策通过房地产...
郭丽岩表示,总的来看,前三季度消费支出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七成以上。目前来看,消费是支撑整个宏观经济回升向好的一个主要拉动力。根据目前大类消费的表现、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的恢复情况,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有望在7%左右。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5%,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