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钟山石窟 佛佗坐像 高354厘米 北宋(公元10--12世纪)此为说法像,身形伟岸,面部丰腴,神情庄严又和蔼。脸形圆长,相形之下鼻子略显短,梁思成先生以这种面部特征将此类佛像的年代定为宋。 陕西钟山石窟第3窟 陕西钟山石窟 释迦佛手结禅定印跏趺坐于须弥座莲台上,...
在众多的文物中又以42尊北宋彩塑最为珍贵,不但题材丰富而且形态逼真,反映出了宋代造像中写实的手法,堪称是北宋彩塑的艺术精华,更是南方地区不可多得的宋塑。浙江省博物馆中的这3尊彩塑就是从温州白象塔出土来到这里,以此来展示浙江境内的佛教文化和彩塑艺术。3尊彩塑分别是彩塑泥太阴天子立像、彩塑泥菩萨立像以及...
宋代雕塑。唐朝之后,石造佛像几乎停止了。宋代庙宇中供奉的佛像是木刻的或泥塑的,偶尔也有用铜铸的。只有四川地区的石窟中例外。几乎没有铜佛像能在以后各时期逃避被熔化之祸而流传至今。最有名的例外是河北正定的70英尺高的铜观音,它由宋太祖(960~976年在位)下令铸造。泥塑佛像不计其数。极精美的一组在大...
宋 自在观音 大英博物馆藏 图8 宋 自在观音 大英博物馆藏 这尊收藏在大英博物馆的造像与上面大都会博物馆藏的自在观音坐像一样左腿下垂式,但大家注意这尊菩萨坐姿面向前方双腿平行式布局,这使得造像整体显得周正,更显庄严像。 宋 法国吉美博物馆藏 菩萨坐像 图9 宋 法国吉美博物馆藏 菩萨坐像 图10 宋 法国吉...
窟内有北宋庆历二年(1042)、三年(1043)造像题记。9、北宋元祐七年(1092年)“泗州大圣”铭石雕像 洛阳博物馆收藏一座石雕泗州大圣像,头戴风帽,身披袈裟,结跏趺坐于莲座上。莲座束腰部位有一则造像铭刻,额横题“四州大圣”四字,刻铭五行:“宋标口重/佛弟子张金宝建/修石功德/元祐七年(1092年)五月...
这是收藏在美国大都会一佛二菩萨三尊造像,是猛犸牙雕。 佛坐麒麟,文殊坐狮子,普贤坐白象。文殊像头部残损。三尊造像雕刻技法非常成熟。尤其是三个神兽的刻画极其精彩。 宋辽金佛教造像艺术总结 佛教造像到了宋辽时代以后,更加世俗化,佛教艺术的发展也走向新的阶段。此时的寺院中的造像题材,以观音、文殊、普贤、地藏...
宋韵|在温州博物馆感受宋代造像之美 五代十国时期,历代吴越王崇信佛教,统治两浙期间,于境内造经幢,刻佛经,兴建寺院宝塔不计其数。两宋时期,温州一跃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城市,繁华程度与被称作人间天堂的杭州不相上下。此时,佛教也进入了鼎盛时期,“诺矩那与其徒八百众居震旦国,今五百居天台,三百居雁荡。”...
佛教的社会影响力在唐代时就已十分深入,达到“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程度,但在唐、五代时期,佛像仍是以石雕、木雕、泥塑及金铜铸造等传统的造像方法来表现,从考古发掘来看,六朝时期湖北鄂州市塘角头六朝墓出土有一件釉陶佛像,唐代桂州窑遗址出土有陶塑佛教造像,却未见有五代时期之前的瓷质佛造像。 宋 景德镇...
这类观音造像又被称为水月观音,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以及四川地区的石窟存有大量唐、五代、宋、西夏时期的水月观音造像,其中有壁画、绢本、纸本与版画题材。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吉美博物馆及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等处也藏有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唐、五代、宋时期水月观音图数幅。 唐代出现了与法相庄严观...
江津石佛寺南宋石窟,摩崖造像石西侧,石龛左壁铭文:符阳处士*清绍兴壬寅夏初镌题。旃檀君图 4、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浙江湖州飞英塔 僧伽三圣石雕 飞英塔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内塔下街。该塔始建于唐代,据宋嘉泰《吴兴志》载,唐咸通年间,“僧云皎咸通中飞锡长安,僧伽授以舍利七粒及阿育王饲虎面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