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璟碑》就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出于对一贤相宋璟的敬仰而撰写的石碑,因宋璟字“广平”亦称《宋广平碑》,全称“大唐故尚书右丞相赠太尉文贞公宋公神道之碑”,位于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东户乡东户村中学(现为邢台市第三十三中学,邢台市信都区)院内,始立于唐大历七年(772年),大历十三年(778)补刻,邢台...
宋璟碑全名“大唐故尚书右丞相赠太尉文贞公宋公神道之碑”,落款“金紫光禄大夫行抚州刺史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撰并书”,所以世人也称“颜鲁公碑”。全碑共三千六百一十三字,称赞宋璟幼年聪明(七岁能文),历仕五朝(武皇、中宗、殇帝、睿宗、玄宗)5...
唐·法帖 |颜真卿《宋璟碑》 颜真卿书巜宋璟碑》,又称巜宋广平碑》,碑制巨大,四面刻,三面楷书,一面隶书,洋洋三千余言,在河北邢台,为颜书碑第一巨制。碑文景星庆云,书法龙翔凤翥,碑文所撰文贞公,为唐代奇绝名士,鲁公书则气节皎皎,与日月同光,神彩照耀千古,为世之瑰宝...
颜真卿于公元772年写的《宋璟碑》是刻在了石碑的正面与阴面(背面)和右侧的,是颜真卿在63岁的时候,为离世的宰相宋璟撰写的墓志铭,全文共有3613个楷书字体。后来,颜真卿感觉这篇墓志铭不能充分地表达出宋璟的完美形象,于是又在公元778年,他69岁的时候补写了787个楷书字体的碑文,补刻于石碑的左侧。这样一来...
颜真卿《宋璟碑》书法的创作背景 宋璟离世以后,唐玄宗李隆基批准,其丧礼按高规格举办,所有开销费用全部有朝廷承担。在当时,宋璟的墓前,并没有立碑。事后,宋璟的三儿子宋浑本想恳请皇帝李隆基来为自己的父书写碑文。但,还没等他将这事告诉皇帝,自己却因事被朝廷贬到了广西贺州去了,所以,原打算请皇帝为宋璟...
《宋璟碑》碑文的历史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的二重加冕,它的全称是“大唐故尚书右丞相赠太尉文贞公宋公神道之碑”,全碑共计3613字,称赞了宋璟的生平,一生的52年间,为人刚直不阿、两次拜相、忠孝节义令人起敬。后在碑体左侧,颜真卿在其70岁时,又补书碑侧记,这样全碑共计4400字,跨越了颜真卿晚年的6年光阴...
宋璟碑,位于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其碑下长眠之人,是后人景仰的唐朝一代名相,墓上所立之碑的碑文,是我国杰出的大书法家颜真卿撰文并书写,因而使得宋璟墓碑除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之外,还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宋碑简介 宋璟碑,是我国唐代名相宋璟的神道碑,全称“大唐故尚书右丞相赠...
纵观宋璟从政经历,他的确很会做官,以其刚正不阿,不但能平安地功成身退,且备受倚重重,确实表现出了很高的政治智慧。宋璟碑的刻立几经周折,先是公元749年,即宋璟去世12年后,其子宋浑与其下属颜真卿商议为父立碑,但尚未进行,宋浑就被贬谪到贺州,立碑的事搁浅。接着,颜真卿又被奸相杨国忠排斥,出任平原...
、《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大唐中兴颂》等,单凭一幅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就能够赢得大众的“芳心”,而这幅楷书作品,却是他历时6年才完成的楷书大作,并且全文才3613字,却很少有人知道,并且,这幅作品,属于颜真卿的晚年作品,应该是最为成熟的作品,这幅作品就是《宋璟碑》,...